5家金融机构
8.7亿元扶贫资金闲置或损失浪费、10家央企中发现47起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有的部门和所属单位利用部门权力或影响力取得收入、实体经济融资“难、贵、慢”问题仍未有效解决……审计署29日公布了针对中央部门、央企、金融机构以及多个专项资金的审计报告。“体检结果”究竟如何,哪些问题比较突出,中新网记者为您一一梳理。
中央部门
——20家所属单位公车运行费超预算、购置超标准
6月29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了《关于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同时,审计署发布了43个中央部门(含审计署)、10户中央企业、5家金融机构、6个重点专项的审计结果。
在中央部门方面,审计工作报告指出,有的部门和单位执行“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等管理制度未完全到位。在公车方面,20家所属单位存在公务用车运行费超预算、超标准购置公务用车等问题,涉及金额623.27万元。
报告还提到,有的部门和所属单位利用部门权力或影响力取得收入。如,民政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违规开展评比达标或资格考试等活动,从中收费1351.48万元。
“违规套取和使用资金问题还时有发生。”报告指出,教育部等7个部门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37家所属单位有9.24亿元未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如昆明海关将走私物品处置收入1197.95万元存放账外,用于业务经费、发放福利等。
10家央企
——发现47起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此次还审计了南航集团、中铝公司等10户中央企业的2014年度财务收支情况,涉及石油化工、航空、军工、冶金等领域。结果显示,此次审计发现47起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涉及295.02亿元,其中16起涉及金额均超过亿元,94名责任人员中有26名为企业负责人。
审计署企业审计司主要负责人表示,这些问题线索多发生在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关键部门和岗位,主要包括涉嫌滥用职权造成重大国有资产损失、利用职权输送利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违规投资入股等。对查出的这些问题线索,审计署已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等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