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恒强
两次临危受命、两次率队走出低谷的郎平是中国排球的旗帜和福星。除了奇迹般的荣誉之外,郎平还为东京奥运会周期精心培养了以朱婷、袁心玥、张常宁、龚翔宇为代表的极具潜力的新秀,顺利完成了中国女排的新老交替。面对4年后的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的前景一片光明。
在当代中国体坛,“铁榔头”郎平绝对是一个特殊的、不可复制的符号,除她以外,没有一个运动员或教练员能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从始至终,被无数的拥趸崇拜;她经历过四夺世界冠军的辉煌,享受过全民敬仰的荣誉;30多年来,她始终走在排球运动的最前线,也最深刻地体会着中国女排的特殊意义与使命。
“有人觉得我在球场上耗费了青春,一身伤病,很可惜,但我觉得值得。”从那个梳着两把“刷子”的“铁榔头”,到如今气定神闲的郎指导——郎平用了35年的时间,至少教会了我们值得不值得的意义。
从1981年到2016年,郎平一直在左右着我们的排球记忆,她用自己朴实的话语和真实的人生,给我们讲述了一段光阴的故事。
1
“不要一赢球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但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赢在哪里
科学的训练和不服输的精神
单靠精神不能赢球,郎平的话结结实实,让所有美丽的煽情显得无力。
1986年夺得女排大满贯的郎平,带着伤病退役。体而优则仕。在举国体制下培养出的冠军,最好的归宿就是回到体制,做一名体育官员。但郎平却是挂靴而去的第一人。
她选择公派自费出国。从业余队教练到专业队,从职业俱乐部队到美国国家队,郎平在人生的低谷艰难前行,直至成为世界排坛的顶级教练。三十多年时光,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贯中西,拒绝妥协,走遍世界归来的郎平。
有人说,郎平很幸运,自从她上任后,年轻的天才选手频频出现。但新人的频频涌现应归功于郎平的集训理念:每年集训,国家队的名单都接近30人甚至超过30人,在联赛中表现出色的年轻球员几乎都会获得到国家队一试身手的机会。副攻袁心玥,2013年还是国少队队员,能够直接升到国家队,也是得益于郎平的“大国家队”理念。
过去女排顽强奋斗、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感动了几代人,但新时代下,科学的体能训练和一流的医疗康复也必不可少。拥有丰富国际执教履历的郎平更是动用人脉,为中国女排网罗到不少一流的医疗康复方面的人才。把控心理和激励队员是郎平的所长,越是困难的时候,她越能激发队员的小宇宙。郎平身上的不服输精神,也渐渐潜移默化了中国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