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一场庆祝建军90周年大阅兵在朱日和展开。朱日和,这个蒙语意思为心脏、勇气、胆量的地方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阅兵地点设在朱日和演习场而不是在北京,这在历史上有过先例。
1981年9月,解放军在华北某地举行了一次现代化装备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尔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这次阅兵被称为“华北大阅兵”。时间过去36年,同样是在野战条件下阅兵,对比1981年华北大阅兵,此次朱日和阅兵有许多不同于以往的重大变化,几个细节中透露出一些重大信号。
(一)阅兵总指挥的身份背后——制,解放军指挥体制由繁冗转为高效
此次向习主席报告的阅兵总指挥是中部战区司令员韩卫国上将,这直接体现了军改后新的编制体制下军队指挥层级的重大变化。
1981年华北大阅兵向邓小平主席报告的总指挥是秦基伟将军,他当时的身份是原北京军区司令员。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军实行军委、总部、大军区、军兵种的体制模式。长期的和平环境下,这种模式呈现出职能泛化、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相互掣肘、战略功能不强等弊端,各兵种在互相指挥方面会有困难,显然已不适应新的时代特点和打仗要求。新的编制体制下,大军区、四总部制正式变为军委、战区两级联合作战指挥体制。
如果说基层官兵之前对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的概念还比较抽象,那么这次大阅兵呈现给所有人的是一次最直观的印象和感受。军区变战区,一字之差,内涵却已发生很大不同。军区底下的主要构成就是陆军,战区的构成则是各个军种都有。
解放军正在经历的是一种历史性嬗变、结构性重塑、革命性新生,旧的编制体制已逐渐成为历史。而此次阅兵,正是对中国军队改革过程中阶段性成果的展示、对战区主战新格局下体系优势的实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