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驻马店一女子4月21日在市区道路斑马线上被撞倒,无人救助,后被另一辆车再次碾压的视频6月7日上传互联网后,引发新的轰动。从视频上看,第一辆撞人汽车逃逸,女子被撞倒后躺在紧靠斑马线的路中间,一些行人走过,但视若不见,几辆汽车绕开了倒地女子,直到她再被碾压后,司机下车。
一个鲜活的年轻生命就这样被夺走,她倒在地上时曾有过一次挣扎,但没有人向她伸出援手。这段视频再次激发了舆论场对“国人冷漠”的强烈感慨,对人性的批判充斥各社交网站。
这样的愤慨和唏嘘是健康的,这是人道主义和集体自省精神的自然流露。尽管有另外一些细节信息的补充,但视频所展示的画面仍然触目惊心:那么多行人就那样走过去了,几乎看不出有停下来施救的念头。一辆辆汽车绕行,如果它们当中有一辆停在倒地女子旁,挡住车流,她至少能避免二次碾压。
当然,互联网上围绕“国人冷漠”的讨论有一些激情批判的成分,画面中出现的那些人,以及坐在车里的司机,也许没有到我们骂的那么高的自私和冷漠程度。
视频是俯拍的,而且前后对事件的展示很完整,向公众提供了全面信息。而在那个晚上的现场,路人和司机的信息都是不完整的,他们未必了解发生了什么,他们当时应该做出的反应又是什么。如果他们当时就知道因为他们没有停下来施救,那名倒地女子将被二次碾压并死亡,相信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很可能都会站住,或者停下车来。
我们大多数人缺的可能不是“知道一名女子将被碾压而去帮她一把”的人道主义底线价值,这个社会缺的更可能是一种好的习惯,一种在事情不太明确时防范潜在悲剧出现的规范性反应。
这起事件中,女子在人行横道上被撞翻,她第二次被碾压也是在斑马线边上,司机开车穿过斑马线,不减速,不仔细查看路况,62秒之内两名司机犯了致命的交规错误,基层交通治理的水平和司机们的驾车文明水平真的令人汗颜。
女子第一次被撞倒后躺在斑马线边,虽是4月份的晚上近8点,天已黑,但在有路灯的情况下,相信至少一部分路过者看到了她倒地的样子。即使行人没看到,几名绕行的司机显然看到了。他们当时不明就里,未必想到悲剧将发生,但那是车水马龙的路中央,潜在危险显然存在。我们的确缺一种坚定、普遍、无死角的社会公德,就是不管了解不了解事态,见到有人倒地或可能处于险境时,先上前表达关心、给予必要的帮助再说。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决非中国社会风貌的绝对标志,但它确实又并非很零星、很稀疏的存在。这种伦理瑕疵会与现实中的一些偶然因素碰合在一起,造成各种遗憾,直至个别的悲剧。
第一名司机撞人后逃逸,是与上述不良习惯和规范缺失有关联的极端个例,是在意外关头的人性崩溃。在市中心的斑马线上撞人,还会选择逃逸,缺教,急于脱责的自私和愚蠢,他的第一反应既让人愤慨,也令人痛心。
有人在互联网上做了这样的留言:中国的好人都在互联网上,坏人都在路上。不知是好人不出门,还是坏人不上网。这话其实表达的是一种无奈。让我们的社会面貌更有秩序,也更温情一些,我们需要批判和集体反思,但一定也离不开每个人“从我做起”的实践。(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