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案在当初久久未破有着特殊的客观原因,上世纪九十年中国社会大变革带来基层联防体系瓦解限制了公安机关的刑侦能力,而新的技侦手段尚未成熟,这也成了那个时代很多悬案未破的共同原因之一,图为网传的白银案第一案发地点
前天下午,微信几乎同时接到好几个刑警朋友的消息:“白银案破了,人抓到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比起诸如“南大碎尸案”这类已经成为都市传奇的悬案,白银案的知名度或许并不是特别高,然而对于从事刑侦或者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人来说,白银案是压在胸口的一块巨石。
因为长期以来社会结构稳定,户籍制度严格,以及一些其他的社会文化原因,西方国家经常出现连环变态凶杀案在中国并不常有,但是发生在1988至2002年间的“甘蒙8·05系列奸杀案”(白银案)则是中国的少有的几件确定由连环杀手犯下的性变态凶杀案。
凶手在14年间,于甘肃蒙古两省前后作案11起,杀害11名受害者,并且行凶过程带有破坏受害者性器官等典型的性变态行凶特征。
相较于普通的刑事案件的罪犯,连环杀手对社会的威胁要大得多,因为大部分连环杀手的行凶动机并不是简单的、有固定目的的世俗化动机,而是“追寻”凶手自身内心一种的愉悦感,这意味着凶手在犯罪行为被强迫终止之前(比如被抓获或者因为某些原因无法作案),自己一般不会停止作案。也就是说,每一个连环杀手对于社会都是潜在的定时炸弹,会随时引爆。
而且白银案中,凶手的连环杀人犯罪还伴随性变态行为,受害者多是反抗力较弱的女性,凶手行凶过程极其残忍,这一切会带来极大的社会恐慌。
所以当确定连续发生在白银市的几起奸杀案为同一凶手所为后,公安机关迅速并案,投入了大量的警力进行排查侦破。然而一系列无可奈何的原因,白银案的始终未能突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动,那个年代的人和事,与当下的中国社会有着天壤之别,各行各业长久依存的意识观念乃至技术都受到极大的冲击,刑侦行业也不例外。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社会治安体系依存稳定基层组织单位,警民联防,所以走访排查是刑侦的重要手段;而在那个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代,各级公安机关对于性变态连环凶杀案的认识也远不及今天这样充分;至关重要的是,今日侦破性犯罪最重要的技术手段——DNA比对技术,在那个年代尚不能发挥什么作用,90年代中期国内公安机关才有DNA采集技术,21世纪初才具备DNA比对能力,至于海量数据库的建立,则是更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