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推行玉米价格市场化的第二年。在经历了上一年玉米价格的大幅下挫后,今年黑龙江产区的农民对玉米、大豆、水稻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与此同时贸易商与下游深加工企业在经营思路上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玉米价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农民如何保障自身稳定的收益,贸易商如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综合型企业如何借助市场化契机整合产业链优势做强做大?带着这些疑问,期货日报记者9月23—28日随大商所2017年黑龙江秋季考察团进入玉米主产区进行了调研。
1 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单产增加
在9月23—28日随大商所2017年黑龙江秋季考察团考察时记者了解到,今年玉米转种其他作物的比例保守估计在15%至20%,玉米单产较去年有10%以上的提高,但与过去三年平均产量相比提高并不明显。因为去年种植玉米亏损,农户改种大豆与水稻的比例明显提高。
富锦象屿金谷农产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象屿金谷)贸易部负责人车立军向记者介绍,今年富锦及周边区域玉米转种其他作物的比例约在30%,因为旱田的限制,大部分改种的是大豆。水稻种植存在着收益与投入双高的情况,也有相当一部分具备条件的土地改种成了水稻。
记者在考察绥滨县德善村大豆生长情况时,与当地农户刘大姐进行了交流。据刘大姐介绍,由于去年玉米受灾严重,种植玉米的农户亏损较大,今年改种大豆情况较为普遍。今年刘大姐便将自己家2垧地都改种成了大豆,预计每亩的产量在450斤,换算后每垧产量约在2.5吨。
记者在鹤岗至富锦沿线发现玉米改种水稻的情况较多,沿路随处可见正在修建的水渠。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改建的水田主要是采用引流江水的方式,因为投入大且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改造水田的土地并不多,并且地租与改建成本都较高,水田地租每垧在1万元左右。
考察团在走访集贤县农委时,有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集贤县及周边农作物种植面积在196万亩,较去年的140万亩增加显著。其中,水稻由去年的25万亩增加到今年的33万亩左右,大豆由去年的3万亩增加到今年的16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则下滑明显。在玉米与大豆种植面积此消彼长的同时,今年玉米与大豆的单产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