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三星专利大战国内大局已定 三星62%专利被判无效

2017-10-11 07:13:53 中国经济网
A+ A-

■本报记者 马 燕

始于去年的华为三星两大巨头专利战,近日国内战局有了新的进展。

2017年9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利复审委员会”)一口气发布了八份与三星专利相关的专利无效宣告复审决定。其中,共计5件被宣告全部无效,1件部分无效,仅有2件维持有效。

截至目前,2016年三星在中国市场起诉华为专利侵权的共计16件专利中,已有15件有了专利有效性的复审决定,共计10件被宣告全部无效,无效占比高达62.5%。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指出,这意味着三星以专利侵权反诉华为的“防御”措施可能遭遇“大溃败”的尴尬局面。

华为主动出击

两大巨头互诉

时间回到2016年5月25日,华为率先以专利侵权状告三星,对外宣布正式在加州北区法院和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对韩国三星公司提起知识产权诉讼。

华为官方表示,三星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华为的知识产权,并在众多国家销售其产品且相关专利数量多,所以华为愿意在全球范围内解决纠纷。

华为此举被外界看做是,全面超越三星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想要在全球市场超越三星,专利手段是重要方法之一。”

在增强自身抵御专利诉讼风险同时,华为开始尝试通过许可、出售等形式开展专利运营工作,而此次向三星发难,更是被外界看做国产厂商专利逆袭。

随后,三星强势回怼,同样以10件专利涉嫌侵权起诉华为。

2016年6月27日,华为再度将三星等公司诉至泉州中院,索赔8050万元,随后不到一个月,2016年7月22日,三星将华为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索赔金额1.61亿元,两倍于华为的索赔额。

与此同时,华为也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三星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截至目前,在三星与华为的专利大战中,三星起诉华为专利侵权的案件共计16件,其中,在深圳中院处于审理中的案件共计10件,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处于审理中的共计6件。

三星反诉华为专利

无效占比已达62.5%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4月份,泉州中院受理的华为诉三星专利侵权案件有了一审判决。一审法院认定,三星公司共计22款产品认定构成专利侵权,并判决三星公司停止制造、许诺销售、销售搭载涉案专利技术方案的移动终端共计22款Galaxy系列手机,同时,三星公司赔偿华为终端公司经济损失8000万元及为制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费用50万元。

三星不满法院判决结果,宣告复议,但经专利局审查认为,三星提交的所有无效理由均不成立,复议最终被驳回。

9月30日,专利复审委员会又发布了八份与三星专利相关的专利无效宣告复审决定。其中,5件被宣告全部无效,1件部分无效,仅有2件维持有效。三星涉案专利都是由华为于2016年9月1日或2日发起的专利无效宣告请求。

可以看到,这五件被宣告全部无效的发明专利中,既有涉及手机拍照功能,也有涉及手机双模功能;既有屏幕控制功能,还有为数不少基础通信方面的。

李俊慧指出,三星这些据以起诉华为的专利,应该也算是在其专利武器库中“精心挑选”的,从智能手机操控技术到基础通信技术,均有涉及。但从目前的专利无效宣告程序进展来看,对三星可谓“打击沉痛”。

截至目前,三星起诉华为专利侵权的共计16件专利中,已有15件公布了专利复审决定,其中,维持有效的3件,被判部分无效的2件,被判全部无效的10件。

虽然还有一件尚未公布复审决定,但是,三星反诉华为专利侵权的涉案专利无效占比总体已高达62.5%。

李俊慧指出,即便三星在3件有效专利和2件部分有效专利的案件中都取得胜诉结果,那么,其专利胜诉率也仅37.5%。因此,从此轮旷日持久的专利对抗来看,三星的防御情况并无乐观,用“大溃败”形容并不夸张。

当然,就三星涉案专利被判无效的审查决定,以及华为涉案专利被判有效的复审决定,三星都可以继续通过行政诉讼寻求推翻的可能。

专利世界大战

硬仗还未结束

不过,虽然两大巨头的专利较量,国内战局暂时初定,但国外两家还有官司在打,华为的硬仗还没结束。

在手机市场,各品牌除了营销和产品方面的竞争之外,专利官司也已经成为手机厂商压制竞争对手的致命武器,苹果、三星、诺基亚、HTC、摩托罗拉都曾因手机专利权打成一团。而国内手机厂商也时常会因为手机专利而被推上被告席。

有业内人士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表示,专利战中,小公司告大公司一般都是为了要钱,大公司之间互相告,都是为了秀自己的技术能力,一般都是互有胜负,最后和解。

而与苹果和三星在设计、软件居多的专利诉讼不同,华为是底层通信技术专利的持有大户。

任正非曾预言“未来5至8年,会爆发一场‘专利世界大战’,华为必须对此有清醒的战略研判和战略设计。”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高科技企业中,研发投入超过100亿美元的仅有6家,分别是,三星、英特尔、谷歌、微软、华为和苹果。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