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的甜蜜“暴击”

2017-10-10 07:33:53 中国经济网
A+ A-

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鹿晗的甜蜜“暴击”娱乐圈。这条新闻由男女主角的两句话组成,加上标点符号,不过36个字,却成为中文互联网上空前的现象级对话。

微博宕机,一些官微也蹭流量,大家纷纷按照“鹿关恋”的模式造句。这样的热度,即便是前辈李晨求婚女神范冰冰也望尘莫及。

像是一场全民狂欢的舆论盛宴,只不过主角早已不是找不到鹿晗作品的“70后”、“80后”,大把“90后”、“00后”迷妹带着巨大流量跻身中国舆论场,撑起了鹿晗这次甜蜜“暴击”。新浪微博热搜以#鹿晗#为话题的阅读量超过300亿,粉丝在打Call与脱粉之间来回拉扯,吃瓜群众纠结于迪丽热巴与关晓彤哪个与鹿晗更配,商家们忙着看着自己的品牌互道恭喜。

审美口味变迁叠加消费主义盛行,“鹿晗效应”正悄悄重塑中国的娱乐经济。在鹿晗以前,偶像明星的成名模式“循规蹈矩”,作品先行、媒体跟进、话题营销,无作品不成名,在这其中要借助艺人经纪公司的专业包装和精心策划。

社交媒体垂直对接把传统造星过程压缩到最短,无数粉丝成了偶像的直接经营者和传播者。于是被粉丝宠爱的明星们不再需要作品来证明实力,可以通过外表印象和人格特征直接圈粉,反过来引爆于大众媒体,通过在热搜大数据排行中不断刷脸,成功倒逼媒体关注。

有媒体曾试图画出喜欢鹿晗的“鹿饭”画像。“鹿饭”53%是“90后”,女性占八成。他们拥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消费力,与鹿晗一起组成新时代的偶像与粉丝。

“鹿饭”将粉丝消费、圈层经济、跨界营销悄然融入进自己的基因,这群没有经历过短缺经济的新生代具备天生的中产消费潜质,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将互联网的商业浪潮顺水推舟送往娱乐时尚界。他们甚至遵循商业化,线上微博、贴吧运营,线下接机、盛典助威等多方阵地分工明确、组织有效,形成了有势力有财力的粉丝内核,本身就有着坚不可摧的病毒传播效应。

对演出质量不敏感、只对演出对象敏感的庞大粉丝群体,最大的特征是愿意为自己的“爱豆”掏钱。在波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分析下,粉丝与偶像之间企图通过消费和占有的方式获得各自的幸福感。

“鹿晗们”的崛起开始真正代表一种新的互联网造星势力直闯娱乐圈。在公布恋情之前,鹿晗身上的代言基本承包了年轻一代高中低端各类消费产品,背后的粉丝经济与圈层吸引力不言而喻。据今年《2017中国名人商业价值榜》显示,鹿晗成为仅次于范冰冰、成龙、周杰伦、黄晓明之外的第五名。

鹿晗是谁?精致的五官,充满胶原蛋白的脸庞,像极了漫画里的人,更是新一代粉丝经济的徽标。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