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特币到ICO:虚拟货币依然是场乌托邦

2017-10-08 08:51:52 中国经济网
A+ A-

  虚拟货币再度进入凛冬。

  从2010年一名开发员用1万比特币买了两个披萨,到后来1万比特币一度价值高达2千万美元,再到如今全世界央行有默契地“联合”起来限制比特币的应用,虚拟货币借助互联网的去中心化进度条再度停滞。

  而在国内市场上,对于包括比特币在内的虚拟货币市场监管更是在这两周迎来了一场风暴。9月初,央行联合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内的多个部委,宣布ICO属于“非法公开融资”,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不断被曝光的问题和越来越倾向寻找接盘侠的庞氏骗局特质,使得这一场虚拟货币狂欢一出生就濒临死亡。

  所谓ICO,是指首次代币发行,类似证券市场中的IPO(首次公开募股),指由无主权部门授权发行的类似比特币这样的数据币,供认购者拿真实货币认购。在国内,ICO从极客圈子里的小众投机到街知巷闻,一共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反对者认为虚拟货币的狂欢不过是场反常和不可持续的“凯恩斯选美大赛”,只是对大众投机心理的一种揣测,本质上依然是一场收割韭菜的过程。这种看法也日益被数据佐证,据媒体援引央行人士话语称,90%的ICO项目涉嫌非法集资和主观故意诈骗,真正募集资金用作项目投资的ICO不足1%。这个比例判断解释了监管层痛下杀手的原因。

  也有经营者辩称,这只是发售一种数字化物品,有如销售电子游戏装备,或者类似Q币。更为理想化的支持者则继承了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的精神:既然在一般商品、服务市场上自由竞争最有效率,那为什么不能在货币领域引入自由竞争?因为劣币驱逐良币这一“格雷欣法则”,货币才要保持发行的官方权威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当下我们无法对“格雷欣法则”是否遭到误解妄下判断。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和哈耶克的理想预期有差异的是,当互联网把货币发展带入一个去中心化的初步阶段,变成法外之地的ICO,却逐渐因为缺乏边界和约束,异化成为没有货币价值基础的“空中楼阁”。

  比如甚至没有任何白皮书和成文的介绍,有人就在4个小时内成功筹集5亿元人民币、还有人推出了包括发行“马勒戈币”在内的奇葩代币;到后期甚至只要有名人站台,就有人争抢投资:据媒体报道,参与投资这些项目的投资人,从技术男到家庭妇女甚至卖菜的小贩都有分布。

  在短短数月之间,这一场借着互联网金融创新大帽的狂欢达到了极致——《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上半年在国内融资已达26.16亿元。截至2017年7月18日,监测发现平台上线并完成ICO的项目65个。而且,从4月份前上线8个到5月上线9个,6月份上线27个,明显呈现出项目上线频率呈指数级加速的趋势。

  看似借助“黑科技”的财富狂欢,却越来越类似以往的P2P跑路潮、非法集资的“击鼓传花”游戏。在以比特币为标杆、后来干脆宣称年化收益高达400%甚至更多的巨大诱惑下,国内某些近乎丧失理智的投机资金最后终于接下了“最后一棒”。

  通过货币发行的去中心化来防御通货膨胀,是包括哈耶克在内的奥地利学派对于货币流通模式的一种美好学术想象。但对于当下来说,即使是互联网带来了比哈耶克时代只能参考的黄金贵金属货币更多的想象空间,但目前的乱象依然证明,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这只会是乌托邦式的存在。

  当然我们回顾货币金融史,从白银到纸币再到如今的无现金支付,货币的变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之一。目前在监管规范下有序发展的区块链,事实上也是在货币更迭进步上的有益探索。但是同时也需要看到,在这一探索的进程中,那些泛滥的骗局和投机,总不可避免的会成为前行路上的历史三峡,如何平衡金融创新与非法集资,这也是对于监管来说需要明确区分和把握监管辐射范围之处。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