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以来,重庆、南昌、南宁、贵阳、西安、长沙和石家庄等地先后出台新的楼市调控政策,限售成为主要手段。传统的“金九银十”不仅回暖无望,甚至更冷了。
照例,大家对房地产的哀叹此起彼伏,地产终于熄火,楼市风光不再。隔三差五,就有人唱衰楼市,在今年已觉不新鲜。房价倔强上涨了这么多年,这一次最接近屈服,人们情绪的释放,当属正常。对于眼下的房子及房价,已经不需要什么高明的经济学家为大众指点迷津,在供给侧和消费端两个方向持续的调控下,房价短期内大幅上涨比较困难。可以说,自去年中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楼市已经“换了人间”。各地的楼市调控“竞赛”,让市场多头底气渐失。
不过,现在的楼市调控,尽管提出了“租售同权”的新思维,但起主要作用的,还是行政权力开道的“限字诀”,即限购、限贷、限价、限售和限商。这里面,限贷的威力最大,限售则温和许多,毕竟好多年后的事情充满变数。
虽然厦门在全国首先祭出“限售”,但目前限售以三四线城市为主,后者仍然面临着艰巨的去库存任务,而限售在打击投机需求的同时,更能维持升温的楼市不坠。
必须指出的是,“五限”政策绝不是长效机制,而是长效机制建立之前的权益之策。任何把“无限”政策固定化和长期化的想法和作为,都是一种取巧和懒政。而这样做的后果,则是把杠杆和泡沫隐藏起来,蕴藏着报复性反弹的可能性。
就目前而言,楼市调控极为成功。但此轮楼市调控的命运,并不取决于楼市调控本身,而在于全面深改的红利释放。一切问题都是发展问题,没有改革推动的发展,我们就总是难以走出旧增长模式的“中世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大难问题,价格闯关和银行坏账,就是在发展中被消化掉。当下的楼市泡沫问题亦是老大难,也必须依靠发展来解决,否则无解。
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窗口,如此规模的经济体,有如转巨石于万仞,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稍早前,标普宣布将中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降至A+,展望调整为“稳定”。随即,财政部在9月22日做出回应:标普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抛开标普的“成见”,中国经济的债务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如果我们没有发展出新经济,没有利用改革打开新空间,没有在减税降费放权上动真格,那么中国经济就难以摆脱房地产经济的穹顶,假以时日就被稳增长的压力所消解。
楼市调控的长效机制,其实就是全面深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改革深入肌理,中国经济换挡,楼市不再独大,长效机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