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做代持、增持、大股东和盘方出货需要接盘的可以找我。”一位机构人士在业内微信群中寻找业务机会。由于今年2月份出台的再融资新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和5月份的减持新规(《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对于接盘方接手的解禁限售股锁定问题,使得以往主要为纯交易性质的大宗交易目前并不好开展。
不过,在减持新规发布4个月后,市场各色应对策略不断涌现,包括多种减持方式综合运用、持股比例减至5%的“精准减持”、利用收益互换的锁价“存量定增”等种种方式。
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来至9月20日,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董监高等)共计出手1752次减持,减持对应的市值总额超过469亿元。一位私募人士认为,新规使得限售股的流动性变得更差,反倒激发减持欲望。
记者注意到,除传统减持方式外,近期有券商在场外期权的基础上推出了“溢价减持”以及由于资管计划到期而被迫终止的“被动式减持”。
溢价减持
一位从事大宗交易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由于减持新规规定,大宗交易接盘方所接解禁股需锁定6个月,因此接盘机构资金周转的难度增加,减持方和接盘方很难对6个月的流动性定价达成共识。
不过,继针对上市公司减持需求推出“买入转售”等业务后,券商也相继推出收益互换、欧式期权用以回避市场波动和政策期限限制。
一位从事场外期权人士告诉记者,期权可以提高股票质押率,实现代持目的,同时可以解决结构化定增产品的退出问题。此外,由于期权性质,可以放一定杠杆,“由于监管的原因,目前期权杠杆只能做到3到4倍左右。”该人士表示。
记者注意到,有券商推出溢价减持方案,用以帮助“持有股票并计划减持,当前股价并不是期望的减持价格,但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需求迫切,希望以高于当前股价的目标价格逐步事先持仓股份的溢价减持”的客户。
一般而言,由于交易数量较大,因此大宗交易价格会有一定折价。不过,该方案将大宗交易进行一定溢价交易。
在该模式下,假设双方会在期初约定好期限和股价涨幅为50%,若到期时股价涨幅大于或等于50%,则减持股东获得股票减持价格为期初的150%;如果到期时股价涨幅小于50%,则减持股东获得的股票处置权,可以选择以市价减持、回购股票或者续作一笔。此外,减持股东可以在期初获得减持市值最高70%的自由使用资金。为考虑到风控原因,减持股东需向券商缴纳30%的保证金。而如果股价下跌10%,则需要追加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