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来,公募基金数量从2000只增加到了4500只,产品数量的大爆发,也演绎了整个行业生态发展的巨大变化。但爆发背后却有隐忧,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达260只,约占全部基金的6%,公募基金迷你化趋势明显。这些小微基金缘何会成为鸡肋?针对清盘风险,基民如何选择?业内人士如何看待基金清盘?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
小微基金成鸡肋
接受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管理成本较高、资产配置难度大、收益水平不理想、运作艰难等是造成小微基金日渐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2亿元以下的小微基金、5000万元以下的迷你基金在管理运作上也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基金业绩不好遭遇赎回,而公募公司针对小微基金也会存在不用心经营的风险;而且公募FOF出台后,1年以内、1亿元以下的基金产品皆不会纳入公募FOF投资范围,公募FOF不会去投资迷你基金,广大投资者也应多加小心。“小微基金、迷你基金缺乏投资价值,投资者应考虑赎回。”他如此建议。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市场部总监指出,从基金销售角度看,迷你基金的管理成本很高:一从基金公司的运营成本看,因为每个基金会计负责的基金数量是有限的,而且每个交易日都要对基金进行清算和估值等数据,涉及单位的人力成本是很高的;二是持有人成本,存续基金的定期披露、审计、基金管理和销售人员的薪酬等都是持有人成本,几亿规模的基金,审计等费用从基金资产中扣除影响很小,如果基金规模太小影响会相对较大;三是投资操作上,如果规模太小,尤其是固收类基金规模小,在银行间市场询价购买同业存单也会受影响。
该市场部总监称:“每个公司基金会计的管理半径不同,我们公司一个基金会计最多管理10只基金,每个交易日需要计算净值,并发给不同机构,迷你基金性价比不高,但所付出的人力成本与其他产品几乎是相同的,也是公司的成本。而在资产配置上,如果固收类基金买200万存单,很可能连交易对手都找不到,毕竟交易所债券占比较小,银行间市场大部分需要几千万、上亿元去配置存单。”
沪上某中型公募市场副总监也坦言,公司已经决定对旗下的一只次新基金进行清盘。“维持一只基金运营除了投研资源、人力成本外,光信披费、托管费、律师费,一年下来差不多就要80万元。尤其对于固收类产品来说,今年基本没什么赚钱途径,‘死扛’还不如‘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