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9月14日电题:以“伤筋动骨”求“脱胎换骨”——江苏激活生态自觉谋划转型发展
新华社记者蒋芳、秦华江
从昔日鱼米之乡,到今天开放发展大省,江苏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二。然而,钢筋水泥不断侵蚀绿水青山,机器轰鸣日渐掩盖鸟语花香,以资源谋发展的老路已步履蹒跚。
去年以来,江苏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以下简称263行动),以“伤筋动骨”之决心,求“脱胎换骨”之实效,倒逼绿色转型,激活生态自觉,谋划新的率先。
敢亮丑真查处,群众感叹“来真的”
常州武进区西湖街道仕尚村,绿草茵茵,生机盎然。而半年前,这里堆积一万多方草菇废渣,腐烂气味扑鼻,群众叫苦不迭。
“电视台曝光了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当天与举报人联系、当天到现场核查处理、当天上报处理情况,连夜把堆积如山的垃圾清运干净。”武进区生态办主任张卫星说。
“三个当天”的速度,是江苏整治污染决心的写照。曝光一个、震慑一片、整改一批,是263行动勠力治污的缩影。
何为263?即两减六治三提升: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落后化工产能;重点治理太湖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环境隐患;提升生态保护、环境经济政策调控及环境执法水平。
去年底,省长任组长、5位省领导任副组长,20余部门参与的263专项环境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成立。不到一周,来自各条战线的集中办公人员全部到岗;一个月内,11个分类方案出炉;半年时间,2380件环境问题线索在媒体上曝光,2361家污染企业关停;暗访、夜访、飞检齐上,纪检部门约谈问责120多人次,撤职记过9人次。
在江苏省干部群众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面前,生态就是民生,绿色才是发展,这是一场不忘初心的攻坚战!
“环保是个良心工程,满足于达标远远不够。”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说,江苏空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从数字上看还不错,但是“良”绑架了“优”,三类水质绑架了一、二类水,与百姓对环境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距离。
在苏州263办“六治”组组长王欣看来,“六治”是将注意力聚焦在老百姓身边最突出的问题上。“惟不讳疾者方可得善医。百姓关心的突出问题得到遏制,环境改善的获得感才能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