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8日讯(记者 郭晓伟)近日,蓝光发展发布了半年报。数据显示,蓝光发展上半年实现营收64.38亿,较去年同期增长32.06%;扣非后净利润2.7亿,较去年同期增长6.93倍。
蓝光发展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现代服务业、3D生物打印和医药四大业务板块。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业务实现签约金额302.74亿元,同比增长188.16%;实现签约面积302.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3.70%。现代服务业方面,蓝光发展实现营业收入4.72亿,同比增长59.41%;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0.91亿,同比增长71.24%。医药方面,成都迪康药业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18.72%;实现净利润0.39亿,同比增长130.77%。
虽然蓝光发展营收和净利双双大涨,但也远低于2014年借壳迪康药业时的业绩预期。
借壳迪康药业时,蓝光集团和实控人杨铿预计,若重大资产重组在2015年实施完毕,标的资产在补偿期2015—2017年扣非后净利润预测数分别为8.03亿、9.35亿和11.56亿。根据双方签署的《盈利补偿协议》,不达预期差额部分将由蓝光集团和杨铿以股份方式向上市公司补偿。
中国经济网记者翻阅蓝光发展年报发现,2015年,蓝光发展实现扣非后净利润9.01亿,超出业绩预期;2016年,蓝光发展盈利能力下滑,全年扣非后净利润为8.64亿,不达业绩预期。参考上半年蓝光发展盈利水平,2017年完成扣非后净利润11.56亿的业绩预期难度不小。
除了净利润外,蓝光发展的其他财务数据也值得关注。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由于预付账款和应付股息的上升,蓝光发展流动负债由期初的394亿上升至461亿;长期借款上升72亿,也导致蓝光发展非流动负债由期初的198亿增长至270亿。截至上半年,蓝光发展负债合计731亿,较期初增加138亿,而负债率水平也由期初的80.9%上浮至81.49%。
三年前,借壳迪康药业时公布的资产评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0月31日,标的方负债合计211亿。近四年时间,蓝光发展负债上升了520亿。
为了融资和补充现金流,蓝光发展还采取了多种手段。
在借壳上市时,蓝光发展募资22.34亿(扣除发行费用后,募资净额21.95亿)用于旗下楼盘和项目的建设。2015年4月9日,募资资金到账。截至今年上半年,蓝光发展共花了14.45亿用于项目建设。2015年和2016年,蓝光发展曾先后两次使用闲置资金补充现金流,额度分别为6.7亿和4亿。
额度有限的闲置募资资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成都、天津、无锡的三个商住项目,计划总投资109.5亿,除了投入自筹资金外,蓝光发展在8月2日晚公告称拟以发行优先股的方式为上述三项目募资50亿。
同时,为了融资需要,蓝光发展大股东蓝光集团也频频质押股票。
昨日,蓝光发展披露信息显示,控股股东蓝光集团再次质押1.14亿股给中信证券;蓝光集团共持有蓝光发展 11.44亿股,占总股本的 53.62%;本次股份质押后,蓝光集团累计质押股份总数为 9.98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 87.23%,占公司总股本的46.77%。
昨日收市,蓝光发展收9.88元,涨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