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月过渡期结束了,但网贷行业,乃至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改依然没有吹响终场哨。
去年8月24日,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作为网贷行业的“基本法”,《暂行办法》的出台宣告网贷行业正式告别草莽时代。
然而,行业清退、整治的进度始终不如人意。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相关整治工作应该于2017年3月前全部完成。但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整改期限已被延长至2018年6月底。
根据《暂行办法》规定,12个月过渡期后,网贷平台应该满足资金存管、备案登记和信息披露三大合规要求。但目前全国范围内仅有约1/4平台完成了银行资金存管,更是没有一家平台获得备案登记。截至8月24日,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登记服务平台上,仅有76家平台披露信息。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各级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累积发布有关P2P的各项监管政策超50份。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过去一年时间里,有882家平台退出网贷行业,其中恶性退出的问题平台225家,良性退出的停业和转型平台657家。
对于在这个行业的幸存者来说,整改延期究竟意味着什么?合规之路究竟遇到了什么障碍?未来行业的竞争又会遇到什么困难?
整改延期
6月底,中国人民银行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正式明确了整改期限延长至2018年6月底。《通知》还指出,对个别从业机构情况特别复杂的,整改期最长可延至2年。
这也就意味着,网贷行业翘首以盼的备案登记也要顺延。银监会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登记管理指引》明确,对已设立并发展经营的平台,将按照分类处置结果,对合规类机构的备案登记申请予以受理,对整改类机构,在其完成整改并经有关部门认定后受理其备案登记申请。
对于合规平台来说,这一消息并不算得上什么“利好”。“刚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其实挺失望的。”上海某网贷平台工作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对于合规平台,其实是希望能尽快完成行业清退的。整改延期意味着那些不合规的平台延长了转型的时间,又得到了一次喘息的机会。”
而全国范围内尚无一家网贷平台获得备案登记,也令行业从业者心神不宁。近日,广西两家网贷平台“乌龙”备案的消息引起了震动,也说明全国各地的监管政策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