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你有没有给自家“钱袋子”算算账,是花钱如流水,还是数钱手都软?咱们一起来数数上半年金融圈的新变化,看看你的投资是否都踩对了节拍,躲过了陷阱~
“踩上利率节拍挣钱花”
最近你是否赶上了银行理财产品利率上行的节拍?
由于面临年中“揽储”大考,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预期收益率超过了5%。不光是银行理财,货币基金也火了一把。6月末,余额宝规模达1.43万亿元,已经相当于一家中型银行的全部客户存款规模,这令不少银行感到紧迫。
不过,就在半年前,2016年底余额宝规模仅达0.8万亿元,去年七日年化收益一度跌至历史最低点。而去年3月开始,银行理财月度平均预期收益率维持4%以下,在10月降至年度最低的3.6%。可随着今年流动性趋紧,市场资金价格大幅上涨,理财产品收益转升,余额宝近两个月七日年化收益也升至4%以上。在这些变化背后,是一只“利率市场化”的大手,推动着金融机构不断优化资产负债表,也推动着我们这些投资者伺机而动,跑赢CPI。
“升至国家战略保安全”
赚更多的钱是普通人的心愿,但前提是保障“钱袋子”的安全,这也是上半年国家的关注重点。上半年,发生了一些事关“钱袋子”的风险事件,均被及时处置,有惊无险:民生银行曝出的数十亿元“假理财”案件,让不少投资人心头一紧,各家银行急忙自查内控漏洞。所幸公安部门及时冻结涉案账户,控制了银行“内鬼”,大部分损失有望追回。
身着阿尼玛“白大褂”的徐翔锒铛入狱,曾经的“私募一哥”因合谋操纵股价被基金业列入“黑名单”,这让在股市中沉浮的股民,对资本市场有了新的期待。国海证券的“萝卜章”事件引发了债券市场的一场风波。就在债市风险引向股市之际,监管部门果断出手,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证监会对国海证券作出暂停新开证券账户一年等处罚,化解了一触即发的信用危机…… 风险的小火苗被一个个掐灭,安全的防火墙越来越坚固。
当金融安全变成“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才能减少阻力,应对外部冲击才会更有能力,咱们老百姓装钱的“袋子”也会越来越结实。
“重拳打击违规心踏实”
机构违规,市场生病,百姓受伤。监管部门只有勇于“揭盖子”“打板子”,坚持严罚重处,才能切实保护百姓的“钱袋子”。上半年,银行从业者有了专用行酒令:四不当啊,三违反啊,七号文啊,十风险啊,两加强啊,双十禁啊,回头看啊,再回头啊。乍一听一头雾水,原来这个行酒令源于上半年监管密集下发的多项监管政策。不止是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也根据市场热点问题频频出手规范。金融监管的政策发布是严肃认真的,绝不是行酒令一样的“搞花活儿”,言出必行,令行禁止,该罚得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