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在第二届“财经中国V论坛”做主旨演讲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5日电(王培文) 7月5日,由中国新闻社财经新媒体中新经纬主办的第二届“财经中国V论坛:金融安全与创新”在北京举行。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在论坛上表示,金融安全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财经赤字,目前对于财政赤字的认识还缺乏足够的视角。
高培勇表示,从2012年以来,关于经济形势判断的理念和政策框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2013年提出了三期叠加,2014年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2015年先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紧跟着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初步建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
高培勇认为,这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在这样一个流程当中,要注意到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关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和经济形势的理论和政策框架,已经大不相同与以往了。
高培勇提出,过去讨论财政赤字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发展的旧常态,基于旧的发展理念和需求管理政策而谈论财经政策,谈论财政赤字。而今天要按照一种新的框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的发展理念,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包括谁来调的东西。
高培勇表示,根据一种新的环境来看待财政赤字,有几个不一样的事情出现了。第一个是不一样的形式判断。诊断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在于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的经济循环不畅。而过去谈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的时候,谈论的更多的是周期性的因素,更多谈论的是总量性因素,那个时候主要是从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异角度去讲。
因此,这些突出矛盾发生变化之后,再以老眼光来看待新矛盾、新问题,往往会发生认识上的错误。
另外就是不一样的政策涵义。比如说谈论政策赤字的时候,我们更多地要联系财政政策来谈,而财政政策在当前是用积极财政政策来解释的。如果套用的是老的思维模式,把它放在经济发展的旧常态上,把它放在经济管理的,需求管理的政策框架上加以解释的时候,经济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