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技术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不仅是一个产品、一个公司,还会是一群人、一种生活方式,医疗技术的进步尤甚。记者日前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发现,国内外医学影像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层出不穷,预计到2020年,中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达6000亿元至8000亿元。但有专家也表示,伴随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医学影像产业还有不少瓶颈需要跨越,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中外医疗新技术齐亮相
完成一次全身扫描最短仅需15秒,辐射剂量降至1/40,实时全身动态代谢过程成像……记者在日前举行的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上看到,世界首台全景动态扫描PET-CT uExplorer探索者正式亮相,预计明年上市。
这台PET-CT样机由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美国顶尖分子影像科研团队“探索者”携手打造,被称为用于观测人体内部的“哈勃望远镜”。过去,传统的全身扫描需要20分钟,今后时间直接缩短到15秒到30秒,告别过去扫描“慢”时代;同时它剂量极低,扫描一次相当于一次跨太平洋空中旅行的辐射剂量,孕妇和婴幼儿也能安全接受全身扫描。
联影美国子公司CEO李弘棣告诉记者,它提供的4D全景成像可帮助研发人员完整且精准掌握药物在人体内的实时分布、作用与代谢情况,极大加速重疾药物的研发进程;因为灵敏度、信噪比大大提高,可精准定位微小转移病灶及早期微小肿瘤病变,为肿瘤病人分期、个体化精准治疗及效果的实证评估提供有效手段。
另外,记者在西门子医疗看到,其展出的全新量产概念血管造影系统,最大亮点是新一代晶体探测器微剂量造影,给予医生“自由”操作的诊疗体验。全天花板无线设计“释放”顶层空间,能够实现患者不同体位的摆放。另一台拥有十轴双悬吊系统的数字化X射线摄影透视系统则可以令患者“零移动”,实现了真实的3D成像技术,使其可应用于全身的站立位和卧位成像,特别是在自然负重状态下进行膝关节、脚踝、髋关节和脊椎的站立位检查,突破了常规CT的瓶颈。
据了解,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家企业以及600余款全新产品在博览会期间亮相,展出内容涵盖医学影像、体外诊断、电子、光学、急救、医疗信息技术等,直接并全面服务于医疗器械行业从源头到终端的全产业链。
行业未来呈四个趋势
医疗领域的发展与政策密切相关,据业内统计,2013年至2017年,国务院、发改委、国家食药监总局、卫计委就影像相关政策发布10多次,给行业发展注入了极大动力。包括鼓励公立医院采购国产医疗设备、扶持民营医院新增设备需求;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基础,构建云端医疗数据库,推动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开发等;全面推进分级诊疗,鼓励民营资本流入建设独立检查检验中心、远程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