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控制力越好,谁就能滑得更快。” 这是王梓木从他热爱的滑雪中总结出来的道理, 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做企业
王梓木。摄影|《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董洁旭
王梓木:若为自由故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王全宝 吴子茹
两年前,国家提出“创新、创业”的口号后,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梓木就一直琢磨“创新、创业”这两个字的含义,作为“92”派企业家,他对“双创”有着独特的解读。
王梓木64岁了。
如果以1975年22岁时为起点,王梓木此后的人生刚好被平分为两段。前半段,他结束了“知识青年下乡”生活,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进入吉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黑龙江省委党校教学3年,后考入中共中央党校第一批硕士生班,毕业后被分配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后又调入国家经贸委工作。
这一段,王梓木刚好走了21年。学而优则仕,正是一条现在看来也十分符合常规的人生逻辑。在经贸委,王梓木任职综合司副司长,并主持全司工作,深受时任国家经贸委领导和国务院有关领导的赏识,看上去仕途一片光明。
但就在42岁这一年,王梓木又一次调转了人生的航向:正式“下海”创办公司,成为华泰保险公司创始人。
王梓木这代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经历“文革”“上山下乡”,个人命运被时代浪潮裹挟着腾挪翻转,身上总是阴差阳错充满了变数。但这一次选择,却是王梓木深思熟虑的结果。
成为改革时代的弄潮儿
王梓木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西装,身材健硕,或许是长年热爱运动的原因,王梓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他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细细的黑色边框,说话不急不慢,轻言细语。镜片后的眼神很温和,略带一点自信和审慎的光,整个人又显出企业家独有的精干气质。
1985年,王梓木硕士毕业后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当年即提升为副处长,曾任经济组组长,又任政治组组长,职务也从副处长提到了处长。王梓木擅长理论研究,既与这段经历有关,也得益于他的经济学本科和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背景。80年代,正是全中国上下思想激荡的年代,埋头研究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王梓木,自然和政府部门有抱负的年轻人一样,深信社会生活中制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