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邓洲(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近日,一款直播网络平台因出现全国多地学校的课堂直播画面而引发舆论争议。网络直播的底线与约束监管机制也成为大家讨论和关注的焦点。网络直播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争议,由于缺乏规范与约束,不时因直播黄色、暴力等内容而被指责与监管。日前,国家网信办经核查取证,对“红杏直播”“蜜桃秀”等18款直播类应用下架并关停。
财富和资本的狂欢
网络直播兴起于2015年前后。过去,人们只是拿出手机对准新闻或其他事件的焦点,而现在,大家纷纷背过身体,使用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将自己和偶像、事件放在同一画面,或者干脆自己作为直播的主角,“网络主播”成为新的职业,网络直播进入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红的“前置摄像头时代”。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44亿,占网民总体的47.1%。一些乐观的预测认为,到2020年,我国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可能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50%。从2015年算起,不到三年时间,网络主播的数量就增长到百万数量级,加上幕后工作人员,整个主播产业的专职和兼职从业人员可能达到400-500万人。直播还带动了相关设备制造和销售,淘宝上主播产品销售火爆,排名靠前的“直播话筒”月销量在2-3万之多,“直播支架”的月销量则高达10万以上,即便是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这样的增长速度也令人称奇。
高增长必然刺激财富和资本的狂欢。一方面,出现了年收入过百万的职业网络主播。两三年前,一些淘宝店主通过直播,在粉丝支持下每月网店收入达六位数就已经令人羡慕;而现在,各平台排名靠前的网红,一场主播的礼物折合成人民币就能达数十万元。另一方面,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巨额资本开始角逐直播行业,风投基金、互联网公司、文化公司和著名投资人相继卷入其中,面对直播行业的高速增长,国内资本市场似乎都在遵从一个共同的认知:宁可错投,不可错过。
除了移动互联网传输速度提高和智能终端性能提升等外部因素,极低的门槛、极强的包容性是网络直播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从积极的一面看,网络直播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其受众广泛、获取方式多样、互动性强、时空适应性强等特点是传统媒体(包括其他网络自媒体)所不具备的。网络直播改变了人与人交流的方式,增加了老百姓的生活乐趣,搭建了普通草根与偶像、名人直接对话的通道,在孕育新的互联网文化的同时,也不断被挖掘出经济和社会价值。在产品发布会和各类展会上,网络直播能够从各种角度展示产品,并与粉丝互动提问。电商平台与网络直播的结合开辟了新的销售模式,将简单的买卖变成有趣的体验。网络直播与其他产业不断融合创造新的业态。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咨询等行业都开始改变传统的录播和固定的模块选择方式,引入直播形式,提供更加个性化、具体化和互动化的服务,同时也创造了更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