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25日讯 记者余瀛波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商标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正越来越紧密。记者今天获悉,2016年,全国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向司法机关移送侵权假冒犯罪案件293件,涉案金额1.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移送案件数量虽然不多,但涉案金额占比却着实不小。在今天召开的第二届商标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联动高层论坛上,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兼商标局局长刘俊臣透露,2016年,全国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4.9万件,办结4.5万件,涉案金额5.6亿元。
也就是说,移送司法机关的移送侵权假冒犯罪案件,在行政执法部门查处案件的比例中,只有不到6‰,而涉案金额则超过28%。
刘俊臣认为,随着联动保护叠加效应日益凸显,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在商标品牌保护方面部门间协作成效的日趋明显,有力震慑了商标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刘俊臣表示,今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联动机制,继续推进不同部门间执法监管平台的开放共享,健全与司法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合力。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商标有效注册量已达1293.7万件;2016年本土品牌的搜索量占53%,国产品牌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据悉,今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还将继续深化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其中重点是在审查审理环节坚决遏制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加大驰名商标在商标确权程序中的保护力度,逐步规范商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