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就给它打赏吧。”深圳“罗尔事件”后,微信的自愿打赏功能第一次被放大地呈现,原创内容原来也可以成为“吸金之术”。每天,在朋友圈里,活跃着各种热门公众号,动辄10万+的阅读量背后是一大批拥趸和他们贡献的可观打赏金额。自愿打赏到底该不该纳税?这成为一个新争议。
10万+公众号平均赞赏过百
“用才情赢‘碎银’。”提起“打赏制”,热衷于玩朋友圈的90后小圳会这么形容,作者用才情构筑的原创文章吸引粉丝,粉丝得到了共鸣,自愿地为作者“发个红包”,以鼓励对方能够持续地生产优秀可读的文章。
基于自愿原则的赞赏功能,最早诞生于微博。2015年3月,腾讯在微信上开通了赞赏功能,仅针对微信公众号的原创内容,打赏金额从1元到256元不等。随后,live、千聊、分答等很多社交应用都开通了类似的赞赏功能。
“个人运营者究竟能从赞赏功能中获得多少收益?”从运营平台的对外表态中,唯一有数据可考的是新浪微博。新浪微博曾经发表过,2015年前11个月,在新浪微博上,月均阅读量高于10万的“头部作者”有25.3万,覆盖47个行业。这些“头部作者”,在微博获得的收入超过2亿元,其中仅粉丝打赏就给作者带来超过4400万元的收入。
而对于微信公众号,腾讯方面不愿意透露相关数据。记者以11月1日到12月15日为时间界限,统计了4个每篇文章几乎都在“10万+”阅读量的个人公众号:已获得千万元投资的“网络红人”Papi酱,45天内在其个人公众号“Papi酱”上共发布了16篇原创文章,总计获得赞赏2381个;以动物和漫画风格走红的公众号“吾皇万睡”,45天内共发布原创文章8篇,获得2937个赞赏;曾出版过心理学普及读物的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其个人公众号“武志红”上,45天共发布原创文章12篇,获得958个赞赏;微博时代就已走红的自媒体人“鬼脚七”,45天内共发布原创文章11篇,获得4857个赞赏。假设以每个打赏“红包”平均30元计算,总金额多的达135710元,少的也有28740元。
打赏收入该不该纳税?
一篇文章就可以获得上千个打赏红包,微信时代的公众号作者,似乎比传统出版物时代的作家要挣钱挣得更容易。传统的作家,出书立著要按稿酬所得纳税,那公众号的打赏收入该不该纳税?在网络上,记者发现,赞成纳税和不纳税的人都不在少数。
持有“不纳税”一派观点的人认为,打赏不是没有理由的,同时,打赏不像劳动或者劳务关系一样具有确定性,所以应该视为赠予,无需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