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燕 |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4期)
随着一年一度的“剁手节”来临,电商大战已经成为每年“双11”期间必然上演的戏码。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猫狗之争”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直播平台。
10月24日晚上8时,首档淘宝天猫“双11”直播电商节目《九牛与二虎》在天猫直播开播。这档首次由电商制作的综艺节目将成为天猫“双11”活动期间的直播首秀。据了解。从当天起直到11月11日,官方直播加上商家红人,在天猫直播平台上直播总数将超过6万场,超过600个品牌,近200位明星和300位网红将参与这一场直播盛宴。阿里巴巴首席市场官董本洪表示,天猫希望能通过直播做到将娱乐化和内容化导购有机结合。
在天猫为“双11” “直播”摇旗呐喊的同时,京东也不甘示弱。11月10日,京东邀请了40余位明星在手机客户端开启了连续12小时的明星表演与京东送货直播秀。其间,京东集团CEO刘强东还亲自上阵,现场直播下厨做饭,可谓赚足了眼球。
这一场直播秀为双方平台各自带来了多少流量和销售量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数字公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今天的中国,直播的火爆程度已经不容忽视。在大部分人还没有来得及做好迎接准备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直播”时代。
国外直播鼻祖倒下,国内平均三天成立1家新平台
2016年被称作“直播元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保守估计,具有即时、鲜活、亲近等优势的直播平台超过500家。
直播的故事开始于2015年2月底,一个名为Meerkat的真人视频直播上线App Store,不到一个月时间收获超过30万用户,并迅速拿到1400万美元融资。国外几大巨头纷纷布局,Twitter迅速斥资近亿美元收购直播应用Periscope,Snapchat、Facebook、YouTube、Amazon相继入局。可惜风光并没有维持太久,一个多月前,Meerkat在国外正式宣告下线。
相比直播鼻祖败走麦城的故事,国内的直播显然上演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版本。根据易观发布的《中国娱乐直播行业白皮书2016》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到2016年第一季度这一年间,娱乐直播用户规模由1759万人急速跃升至4738万人,环比增长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