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记者新春踏访中国边海防一线见闻录

2018-02-18 08:45:34
A+ A-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题: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新华社记者新春踏访中国边海防一线见闻录

新华社记者樊永强、梅世雄、琚振华

有一种责任,叫“为人民站岗”;有一种使命,叫“为祖国守岁”。

万家团圆时,将士未下鞍。新春佳节,在祖国数万公里边海防一线,人民子弟兵枕戈待旦,日夜守卫着和平与安宁

从东极界碑到西陲哨所,从碧波南海到冰封北国,新华社记者走进中国东、西、南、北四极边关,走进一个个偏远艰苦热血哨所,见证着新时代边防军人正在书写的忠诚之歌。

与寂寞为伍,与严寒抗争,不惧生死,无悔青春!

面对敬意和礼赞,戍边官兵说:“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9)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新华社记者新春踏访中国边海防一线见闻录

“西陲第一哨”斯姆哈纳边防连官兵在巡逻途中(2月1日摄)。新华社发(刘慎摄)

送走除夕最后的晚霞,迎来新春第一缕朝阳

2月15日晚,除夕之夜,新疆乌恰县斯姆哈纳。

20时49分,在落日余晖映衬下,“西陲第一哨”官兵的身影更加威武挺拔。

23岁的上等兵苟鑫和22岁的下士梁飞,站在祖国最西端的岗楼上,密切监视着边境线。

“哪有一种责任有‘为人民站岗’重大?哪有一种使命有‘为祖国戍边’神圣?”在除夕夜镇守祖国西大门,为全国人民守岁,苟鑫、梁飞和战友们感到无比自豪。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3)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新华社记者新春踏访中国边海防一线见闻录

黑龙江东极哨所官兵沿着黑瞎子岛上的国界线徒步巡逻(1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琚振华摄

2月16日,大年初一,中国东极黑瞎子岛。

当启明星悄悄隐去,天边泛起鱼肚白,新春第一天开始了。

清晨6时35分,“敬礼!”清亮的口令犹如破晓的钟声,升旗手右臂猛地一扬,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东极晨光中冉冉升起,官兵们情不自禁地高唱国歌。

每天代表祖国迎接第一缕朝阳,国旗,在哨所官兵心中有着神圣的意义。

自2008年10月14日登岛接防履行防务以来,东极哨所官兵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戍守了10年。黑瞎子岛厚重的历史,特殊的位置,让每一名官兵都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透过鲜艳夺目的国旗,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国土,什么叫使命。”大学生列兵乐垒在“国旗下的演讲”中动情地说。

在哨所监控室,班长张立亮正利用信息化视频监控系统对各点位情况进行实时巡查。

“一旦有事,一个士兵就能随时随地呼到旅长。”作为首批登岛接防士兵,张立亮见证了东极哨所10年来从徒步巡逻到立体化管控的飞跃,他说,执勤手段越来越好,执勤效率越来越高,“我们的责任也越来越大。”

最高最险最忠诚,最偏最远最放心

河尾滩,这个听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地名,驻守着全军海拔最高的哨所。

地处喀喇昆仑山腹地,哨所因高、远、险而闻名:海拔5418米,含氧量不足平原的40%;连队距团部400多公里,最快也要12小时到达;终年冰封,四季飘雪,风力高达8级……

“90后”中士方宗庆已经是一名老边防了,连队组建那年他刚好入伍,在这个“离星星最近的哨所”一待就是8年。

身处寸草不生、藏羚羊都待不住的“生命禁区”,方宗庆和战友们每天都坚持训练:“天气好的时候,到外面练战术;下雪和刮大风的时候,就在室内练小课目,一点水分都不掺。”

“不能说躺着就是奉献。”方宗庆说,“没有过硬的军事素质,怎么能守好边防?”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5)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新华社记者新春踏访中国边海防一线见闻录

西藏军区某边防团詹娘舍哨所官兵每次巡逻经过三名战友的牺牲地,都要向烈士致敬(2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琚振华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