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没有花钱的不是”,这话放在曾经风头无两的打车应用“滴滴”身上,未必成立。当你和司机一路保持默契的沉默,顺利抵达目的地,付费、下车、给司机好评,也许第二天,一个一星差评正等着你。因为这个差评,你在未来可能叫不到车。
滴滴公司今天被媒体报道的“司乘互评”机制其实存在已久。滴滴方面称,如果多名乘客在同一区域叫车,系统会优先为高星乘客派单,而对低评分的乘客,司机可以“无责取消”。服务购买者和提供者在同一平台上互相匿名评价,形成小范围的信用环境,有问题吗?有。其中一个显见的不公平是,乘客不但看不到司机给自己的评分,多数人压根不知道这个评分的存在。
报道中提及滴滴司机微信群里的一段吐槽。有司机称,一早起来还没开工,一开手机就看到有人给了他一星评价。司机看不出是哪位乘客给的差评,但激愤难当,就将前一天拉的23单乘客全部给了差评。另一王姓司机对此表示理解称,如果他收到差评,会回想曾与哪些乘客发生摩擦,例如制止对方吸烟、或者停车地点较远让对方多走几步路……筛选后他也会给可能的乘客以差评。
滴滴公司甚至直言,对乘客给出的短时间大量的差评,滴滴后台会自动拦截,并转由人工识别调查;但对司机给乘客的星级评价,目前还没有相关措施。若互评只是互评,对一个互联网平台的自我建设和良性运转多有裨益;当乘客打出差评往往出于对司机的不满、而司机的差评则出于对差评的不满,互评沦为报复和泄愤的机制。司机靠抢单吃饭、靠高评分获得优先权,平台维护他们的每一根羽毛,合情合理。问题是,花钱的乘客,信用就这么不值钱吗?
简单揣度,司乘互评机制中启用同样的“恶意评价拦截”,技术上大概并不难;让乘客得到和司机的同等权利,至少能看到自己到底得了几星,苦等半小时无人接单时也好死个明白,这应该不算太过分的权利;再退一步要求,非要允许司机自由放飞地打分,后台是不是可以制定一个算法,多次出现同一理由的差评再采纳?
总有一种逻辑让你泪流满面。高先生身上的卡是真是假,被连续刷走的近4万元是怎么回事,见多识广的银行真的一点数都没有吗?同样稳坐高处,制定“低评乘客难打车、司机可无责取消”政策的滴滴,真的一点都没察觉这个评分是怎么回事吗?(记者沈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