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6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央企中不少规模都比较大,大有大的好处,但也容易全而不专,什么业务都有,但是什么都做不好。所以,大企业往往也要专业化发展。系列报道《央企改革报告》第六篇: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向“精细”二字要效益。
记者刚到中化集团采访,就从中化董事长宁高宁口中听到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给其他企业朋友讲,中化集团六十年前不知道干什么,三十年前不知道干什么,十年前不知道干什么,今天还不知道干什么。”
这并不是说真的不知道该干什么,而是一种危机意识。尽管宁高宁来到中化的这一年多时间,集团的盈利水平已经创下历史新高,不过他依然表示,由于竞争激烈,没有停下来喘气的机会。
的确,从国际上看,中化的主营业务像化工、农药等,一直被巴斯夫、陶氏杜邦等国际巨头垄断。如何追赶?中化提出做创新型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企业,更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等领域,以创新发展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化集团总经理张伟打了个比喻:“你看精细化工都是很小很小的,像蒸馒头做面包,(真正发挥作用的)实际不是面粉,而是里面的碱面,虽然量很小,但是技术含量很高,缺乏这个东西就不行。”
数据显示,中国精细化学品每年的进口额高达千亿元以上。一些产品看起来不起眼,但中国就是造不出来。比如民航客机上用的PVF膜,一直就只有国际上一家公司能生产。直到后来,中化攻克了这个技术难关。
张伟表示:“在复合材料方面,我们也在进行探索,也是进行长期的研发。那么,现在中国产的自己的大飞机上这样的一些材料,我们都能够突破了。”
再比如,中化研发的橡胶防老剂可以延长轮胎使用寿命10倍,车开坏了,轮胎还好好的。有这样前沿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到全球第一。
化工技术比较专业,普通人很少接触。而在农业领域,精细与否人们可以亲身感受。中化的精细农业是打造了一个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里面涵盖农资套餐、种植技术、土壤改良、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等近10种农业综合解决方案,有望使农业效益提升三成。其中每一种方案又是细之又细,像宁高宁所说的种植技术,要精确到哪一天播种,早一天晚一天都不行。
宁高宁说:“大家说中国农民是按24节气播种的,24节气大体是对的,但是地温、湿度等可能差了3天。就是说为什么要做天气预测,土壤测土,因为通过这些,再用少的投入品,才能把产量提升。实际上核心的核心是我们能不能真正用现代化的技术,帮助农民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