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1日消息(记者刘会民 贾立梁)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风靡世界上百年的燃油汽车,即将进入淘汰“倒计时”。在近日召开的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我国将制定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
去年(2016年)一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50万辆,保有量超过100万辆,两者在全球的占比都达到五成。但从全国超过2亿的汽车保有量来看,传统燃油汽车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告诉记者,“我国已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30年碳排放值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要达到20%。按照目前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来看,我们达标的难度仍然很大。”
除了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燃油机的节油性能以外,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各国为推进节能减排采取的主要举措。
辛国斌透露,我国的相关时间表也在研究制定,这些举措必将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动力发生深刻变化。
今年6月13日,工信部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车企平均油耗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均作出明确规定,并要求车企承担一定比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义务。
辛国斌表示,为建立传统汽车反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机制,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双积分管理办法,近期即将发布实施。各企业要按照考核要求,努力改善传统汽车节能水平,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最近一段时间,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等国相继发布了禁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时间节点大多是在2025到2040年之间。这样,在这些国家,燃油汽车的生产彻底成为历史似乎指日可待。那么,情况真的如此乐观吗?
德国:政府与汽车制造商反复谈判与妥协
说起欧洲的汽车生产大国,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德国。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德国联邦参议院通过决议,自2030年起新车只能为零排放汽车,禁止销售汽油车和柴油车。不过,其实在汽车减排方面,德国政府和汽车制造商还在反复地谈判和相互妥协。
据中新社驻德国记者彭大伟报道,今年8月初和9月初,分别在柏林召开了两次由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磋商谈判:8月磋商结果是主要汽车企业负责人承诺将对国内的530多万辆柴油车采取软件升级、换车补贴等措施,降低其污染物排放;9月的谈判承诺,德国再投入5亿欧元用于空气污染治理。由此可以了解到,其实德国并没有承诺实质性的停止生产或者停止销售等釜底抽薪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