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敦刻尔克》 在中国上映没几天,评论迅速分成了两派。以往对于一部电影的观感,常常会被用来当作区分文艺观众和普通观众的试纸,但这次围绕 《敦刻尔克》 产生的争议却不同:即便是在专业的评论人那里,“封神派”与“失望派”也各执一端。
在不绝于耳的争论声中,有一个集中的焦点便是:《敦刻尔克》 到底是不是一部深刻的电影?
也许是因为导演克里斯多夫·诺兰。这个英伦才子给好莱坞商业电影带来了巨大改变,让类型片有了思想和灵魂。
也许是因为敦刻尔克本身。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场现代战争史上最伟大的撤退被多次诠释和解读,仍然吸引着人们继续探究。就在电影上映前后,一批与敦刻尔克相关的图书纷纷上市,成为近期图书市场的热点。
于是问题变成:当我们在谈论电影的深度时,我们其实在谈论什么?
与以往不同的诺兰,是肤浅的平庸的还是深刻的进步的?
影评人对于 《敦刻尔克》 不够深刻甚至有些肤浅的评价,首先来自与诺兰过去的作品相比。在很多中国影迷的心目中,诺兰执导的电影是可以直接与“烧脑”画等号的。他热衷于用结构来制造谜题,用影像来构筑迷宫,把看电影变成一场艰苦的解谜过程,无论 《盗梦空间》 还是 《星际穿越》 都是如此。
但《敦刻尔克》 显然不属于此类。选择了敦刻尔克这样一个几乎已经有些老套的题材,就意味着诺兰放弃了对设置谜题的追求。不仅如此,作为一部战争片,它没有对战场的全面呈现,连完整的人物和情节都没有;用的是最为简单的拍摄手法:交叉剪辑、声画结合、画外空间。
然而在另一些影评人眼里,这恰恰是诺兰的一次进步。电影学博士刘起在一篇影评中这样写:一些真正有意味的、具有形式美感的复杂叙事,不是通过叙事谜题,而是通过视听语言、叙述者等电影化的手法来建构的。比如雷乃的蒙太奇、戈达尔的声画对位和里维特的自反性。何况,在一部叙事电影中,降低故事性和抛弃情节弧线,比增加叙事的复杂性和制造叙事谜题,需要更大的勇气。也有评论人认为,执迷于完整的人物和情节是文学对电影的牵制,也是我们对电影一厢情愿的偏见和误解。而此次诺兰在 《敦刻尔克》 中所做的,恰恰是对电影本体的回归。
另一种对于该片深刻性的质疑,则围绕影片对战争的刻画和呈现发生。诺兰没有采用上帝视角,而是以一种浸入式体验赋予观众在场感,每一个观众都仿佛置身于海滩,成为千千万万中茫然四顾的士兵之一。如此处理便招来评论:“没有立场,没有观点,既没有反思战争,也没有反思人性,整部电影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