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伍伟 通讯员李俊平
提及康复治疗,众多人甚至医务人员尚存在误解,以为就是针灸、推拿、按摩……其实不完全是。康复治疗是治疗,不是锻炼,也不是保健。在临床上,有很多病人及其家属重治疗而不注重康复,只看重对疾病的治疗情况,而不关注将来病人能否顺利回归社会。
忽视康复训练很多患者“被残疾”
近日,武汉市汉口医院为一名90岁的老人做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第三天,该院康复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及治疗师为老人量身定制了康复计划和治疗。通过康复治疗,老人很快就能下地行走了。而与这位幸运的老人截然不同的是,汉口一名78岁的刘爹爹就遭遇了另一种境遇。刘爹爹在一家医院非常成功地做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但一直躺在床上的他,出院后却发现,自己依然站不起来,只得卧床。
彭涛主任介绍,做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老人,因为没有进行康复治疗,30%的人虽然手术很成功,却依然无法下床。无论是骨折,还是心脏病、中风等疾病,早期康复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彭涛主任提醒,康复治疗任何时候都不晚,但时机决定康复效果,骨折的早期康复干预,可以加快肢体的功能恢复,防止肢体的畸形和挛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很多患者缺乏康复常识,忽视康复训练,导致越来越多的患者“被残疾”。
早期康复很重要,但不是说错过了时机就不能康复治疗了,现代康复医学对最佳时机进行了补充,认为康复在任何时候都不晚,只是疗效和康复时间上存在差异。另外,康复训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活动。康复医学提倡早期康复训练,并非随意乱练,必须在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地训练,而且要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否则容易引起“误用综合征”。就像一台生锈的机器,突然过量运动,会把机器损坏。
八大误区拖慢康复节奏
过早开始肌力训练。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是由于运动模式发生了改变,单纯的肌力训练不足以恢复其功能。过早开始肌力训练不仅无益于康复,有时反而加重痉挛,影响康复进程。
康复不着急,可有可无。很多患者和家属认为康复是后期工作,可有可无,认为只有患者神志清醒后才能够开始康复训练。事实上,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症状体征48小时不再进展就应该开始康复治疗(包括早期的床边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