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许多人都会在中条山麓、黄河岸畔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型的工程机械挖崖填沟、推土筑路、钻井修渠……这是运城市正在实施的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工程。
运城市耕地面积757.16万亩,中低产田面积占到了耕地总面积的72.05%。这些中低产田基础设施薄弱,肥力水平低,抗灾能力差,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是限制运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瓶颈。
按照《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运城市2014年-2020年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任务是318.08万亩。今年运城市启动了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提出到2020年完成500万亩建设任务。
高标准农田建设,运城市始终以科学的规划、科学的标准、科学的管理进行宏观管控,始终把土壤肥料标准化作为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抓手。
芮城县陌南镇夭上村,4800亩耕地就有4050亩为坡地。旱了浇不上水,涝了水土流失严重。村民们都在盼着什么时候才能摆脱靠天吃饭的日子。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在夭上村实施,给村民们带来了希望。
坡地改成平地,需要里切外垫。经过测算,夭上村的坡地改成平地每亩动土方量为284.16立方米。如果耕作层按照25厘米计算,亩耕作层的土方量大约170立方米。也就是说,夭上村的坡地改平地相当于重建。坡改平后,还需要整修生产路、铺设管道、建蓄水池、架扬水管……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大工程。
项目改变了农民们的生活。
村民马彦龙在项目区有10亩地,以前一年只种一茬小麦,一亩地能收四五百斤,旱年只能收一二百斤。项目完成后,土地平整了,道路通畅了,输水管道修到地头了,马彦龙家的小麦去年浇了两水,一亩地收了约900斤。小麦收获后还能复播玉米,一亩地换来了以前几亩地的收成。
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配套水、电、路设施完善,农田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生态修复能力得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加强。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地力平均提高1个等级,400万亩高标准农田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亿公斤。同时,水资源利用率提高10%,每年可节本增效9亿元左右。
既注重眼前效益、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长远效益是运城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宗旨。所有项目区,都把秸秆还田、加厚耕作层、施用有机肥、增施改良剂改土等农艺措施,作为配套要求来考核。这一切,对维护土壤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无疑是持久的。
李尧林刘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