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先生80岁生日时,有人问他一生究竟要做点什么事?他回答说:“志在富民。”费老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代宗师,其研究始终立足于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坚持学术研究要服务社会并致力于“富民”,提出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应该服务于满足人民的需要。
探索农村发展的出路
在《江村经济》这部代表作的序言里,费老明确提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理解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重要性以及新的经济变迁对人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他通过大量实地调查资料来说明,由于农村土地制度的不合理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外部竞争的影响,农民陷入极其贫困的境地。他指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饥饿问题。
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岁月,费老很早就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前途在于工业化,而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根本办法。同时,他通过对以合作为基础的江村小型工厂的实验,来试图解释和分析中国乡村工业化发展的特征和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后,费老“重访江村”,以此为新的起点,逐步扩展到对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考察和研究,研究问题延展到扶贫脱困、小城镇建设、区域发展以及与发展紧密相关的文化问题。在《三访江村》一文中,他以自己研究中国社会作为起点,深入阐述了中国农村经济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初之间40多年经历的深刻变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多种经营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江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小城镇”蕴含“大问题”
在农民收入增加以后,费老提出,如何引导农民对生活资料的消费和如何有效规划并更新农村的面貌,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开展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内容。他特别提到,作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江村,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经出现了乡镇企业发展的苗头,并将这种现象总结为“工业下乡”,指出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工农结合和消除工农差距的一条道路。用今天的话来总结,在20世纪80年代,费老提出的“乡村工业化”道路是造福农民和缩小城乡差距的必要步骤。他基于对家乡农村的深入调研,结合人地关系和农村经济结构与发展变革的潜力,比较有力地阐明了在那个年代里农村“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局面。
基于改革开放后江村的变化,费老开始关注农民富裕后的城镇化问题和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1983年9月,他以《小城镇大问题》为题,就城镇研究做了一次重要的学术发言,他提出小城镇发展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既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带动了以城镇或集镇为核心的小型工业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化同时又避免大城市人口过多等问题的一个出路。同时,他清醒地指出,不能只看到小城镇的繁荣这一现象,也要看繁荣背后的事物,即小城镇的发展会带来哪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对于“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究竟如何归属,费老指出,小城镇是联结城乡的纽带,应该成为农村的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这些观点在那个时代是超前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即使在今天,尽管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小城镇的发展仍然离不开他所提出的三个基本功能。他还在文章中提出,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小城镇的类型和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应从乡村工业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入手,再深入考察小城镇发展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