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开学季,不管是小升初,还是初升高,各个学校陆续开始了新生分班的工作。但是在山东临沂市罗庄区有家长反映,明明已经收到了入学通知书,学校却拒绝接收,这是怎么回事呢?
媒体调查得到的原因是,今年罗庄街道小学六年级毕业生达到2436人,但该片区内的第二十中学只能容纳1500人左右,于是当地教育局根据居住地和户籍地,本着就近的原则,将部分学生分流至临沂第二十一中学、临沂第二十三中学和临沂第四十中学,向学生发了入学通知书。但是,临沂市第二十一中学也面临学位不够的问题,因招生人数超额,不接收片区外的学生。于是便出现了教育局发入学通知书、学校拒绝接受的“乌龙”事件。
学校拒绝接收已发出入学通知书的学生,更像是学校借此表达对教育局“任性”“发入学通知书,要求学校‘无条件’接收学生”的不满。当然,拒绝接受只是方式,“倒逼”地方教育部门解决师资和办学场地问题才是目的。
这一事件,暴露出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在实施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时存在的问题,即不增加教育投入,只要求学校招生,导致大班额情况极为严重。地方政府的任务是按班额标准,保障所有适龄学生入学,而不是无原则地增加班额,把学生塞进教室了事。
当地教育部门对各校的学位情况是完全了解的。媒体曝光后,教育部门表示,争取在开学之前解决教学场所及师资不足的情况。临沂市第二十一中学也同意,将计划的10个班级扩展为12个班级,接收片区外的学生。对于增加学校师资,当地教育部门的具体解释是,“因为2017年新招考的教师正在公示培训期间,还没下分到各个学校,大约25日以后新教师就马上到岗到位了”。按理,一所学校需要多少新教师,应该提前作好规划、准备,怎么临近开学才给学校配老师?如果学校不拒绝接收新生,教育部门会不会给这所缺90名教师的学校配老师呢?
合乎常理的安排就近入学的做法是,地方部门未雨绸缪,在学生入学至少三年前,就要全面了解学区的生源情况。如果学校缺师资、场地,应立即投入建设,而不能等到学生要入学时才临时安排。一些地区大班额现象十分严重,学校人满为患,地方教育部门抱怨城镇新增人口多,但是,新增人口不是一夜之间增加的,地方政府缺乏科学规划才是问题。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求地方政府根据适龄生源情况,科学合理布局学校,并保障投入。学校应该坚持依法办学,敢于拒绝政府部门不保障教育投入,却硬要学校扩大规模、班额的行为。这也是督促政府部门依法治教,保障学校、教师和学生权利的合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