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33岁的羽毛球名将林丹在天津宝坻区体育馆踏上第五次全运会的征程,在相隔60多公里的河东区勤勤运动公园羽毛球馆里,将林丹视为偶像的业余选手刘军也开始了自己的首次全运会之旅。
8月30日,第十三届全运会羽毛球比赛与群众比赛决赛同日开打。代表天津队参加群众比赛混双项目的刘军,望着场地内随处可见的全运会标识,心底涌起一种特别的荣耀感。从灯光、地胶、计分系统到金牌、入场、颁奖仪式,均与全运会正式比赛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多了“群众”二字。
现场参赛的201名群众选手,几乎都有这样的感受。平时,他们只是羽毛球爱好者,而此刻,他们登上中国体育的最高舞台,变成了全运会的主角。
因热爱而汇聚,展现草根风采
本届全运会开幕前,已经有17个群众比赛项目结束,将羽毛球、乒乓球留下“压轴”,足见这两个项目在民间的普及度之高。开赛这天,参加羽毛球群众比赛决赛的24支省区市代表队早早来“占位”,每个选手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期待。
44岁的刘军参加的是35—50岁的B组比赛。在3个组别中,由35岁以下选手参与的A组实力最强,不少来自高校的年轻选手跟专业选手相比也差不了多少。而50岁以上选手参加的C组只设双打项目,更像是老球友之间的切磋。即便如此,他们也是经过层层选拔的精英——先在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大赛拿到分站赛某一项冠军,再从全运会预赛588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才有资格站在这里。
自2008年迷上羽毛球,刘军已经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业余比赛,但这次全运会“处女秀”却牢牢印在他心里。“大伙儿实力都挺强,我没找过专业教练,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真没想到能走到决赛。”赛前集训的两个月,家在大港区的刘军虽然每天要开车往返100公里,但却甘之如饴,“得展现出水平来,咱是东道主呢”。
各个地方、不同职业的选手,因为“热爱羽毛球”这个相同的理由汇聚,总能听到触动人心的故事。刘军回忆,预赛时有一对打女双比赛的贵州姑娘,胳膊有点残疾,依然坚持比赛,后来一个人受伤退赛,俩人都哭了。决赛现场,湖南一个选手有听力障碍,但运动能力出色,很有可能冲击A组男单前几名。“能上全运会,我们感到很光荣。”刘军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世界冠军龚睿那在16年后参加自己的第四次全运会,身份变成了带领业余选手的湖南队总教练。赛场内拼尽全力的草根爱好者,让她看到了深植民间的羽毛球基础,也惊喜于一些年轻选手的不俗实力,“对于羽毛球爱好者,登上全运会带来的动力是其他比赛无法相比的,竞技体育正在转型,未来一定会从高校、俱乐部涌现出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