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自行车,在青山绿水和花海中穿行,真惬意。”柳州市民王忠明几乎每周都沿着30公里的环江滨水大道骑上一圈。
从鹧鸪江大桥到静兰大桥,这条2016年初全线贯通的自行车专用道,串起回龙壁、望月亭、风雨桥等多处景观,碧波随行,美不胜收。
让柳州人满怀幸福感的,远不止此。夜晚的柳江,游船如织,船过窑埠古镇、文庙、跨江大桥、沿江瀑布,青山灯影入水中,令人流连忘返。每年4月,25万株洋紫荆争相绽放,数十条道路“淹没”在粉红花海中。
很难想象,这是一座年产240万辆汽车的工业城市;更难想象,20年前它还是一座“酸雨之城”。
彼时,柳州烟囱林立,浓烟滚滚,大气严重污染,酸雨频率居高不下。“那个年代,市区许多石山都因酸雨变成光秃秃的‘白头山’,市民的自行车淋雨后会很快锈蚀,市郊种不了叶菜、葡萄,一下雨,叶子就会烂。”市环保局副局长赵福仍心有余悸。
改变,柳州痛下决心。
要工业更防污染。柳钢等大型企业在已投入数十亿元进行环保建设的基础上,持续加大环保投入。2015年柳钢投资1.8亿元,启动转炉“湿改干”除尘系统建设,解决了二次运输和二次扬尘的弊端,核心技术属国内首创。
保环境须舍小利。桂中大道延长线西侧的120亩土地是一块黄金宝地,每亩地价超过600万元,市政府今年初专门用来建设街心公园。而今,市民出门300至500米就能见到绿地。
建花城因地制宜。柳州2013年开始大力打造花园城市,“一花为主、多花过渡”,每个季节都有“当家花旦”。2013年至2016年,累计种植60多个品种670多万株植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72%。
“5年来,柳州保持GDP广西第二的好势头,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称号。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感到幸福,是我们发展的目的。”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