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三年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减至4335万

中国青年网 2017-08-30 04:11:27
A+ A-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8月29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作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提到,在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中,国家通过开展建档立卡、强化驻村帮扶、落实“五个一批”工程、聚焦重点区域、强化资金监管、规范贫困退出等工作,紧紧抓住识别、帮扶、退出精准和资金使用等重点环节,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

开展建档立卡

摸准贫困底数

2014年,全国组织80多万人进村入户,共识别12.8万个贫困村,2948万贫困户、8962万贫困人口,基本摸清了我国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信息,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全国动员近200万人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补录贫困人口807万,剔除识别不准人口929万。2017年2月,组织各地对2016年脱贫不实开展自查自纠,245万标注脱贫人口重新回退为贫困人口。

2017年6月,组织各地完善动态管理,把已经稳定脱贫的贫困户标注出去,把符合条件遗漏在外的贫困人口和返贫的人口纳入进来,确保应扶尽扶。

报告认为,建档立卡使我国贫困数据第一次实现了到村到户到人,为中央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实行最严格考核制度和保证脱贫质量打下了基础。同时指出,相应的问题,也要引起注意。

“在贫困识别上,有的地方贫困识别简单算收入、‘搞摆平’,人为割裂低保和扶贫政策,导致一定数量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未纳入建档立卡。有的地方未将因病因灾因残新增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刘永富强调,要继续加强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把符合标准的贫困人口以及返贫人口全部纳入。

强化资金监管

提高使用效益

推进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到县比例从2014年的70%提高到2016年的95%。

开展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2016年共整合资金2340亿元用于脱贫攻坚。

全面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违纪违规问题明显减少。审计查出问题金额占抽查资金的比例,由2013年的36.3%下降到2016年的25.8%,2017年降至7.93%。其中,严重违纪违规问题金额占抽查资金的比例,由2013年的15.7%下降到2016年的3%,2017年降至1.13%。

报告提到,通过及时修改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提高了资金使用精准度,但也要看到,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仍然有待加强。

“随着扶贫投入逐年增多,使用管理权限下放到县,贪污、挤占、挪用等老问题仍时有发生,资金闲置滞留等新问题逐步显现,一些地方项目规划不科学不合理,接不住、整不动、用不好。资金使用不够公开透明,群众和社会不知晓。”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规范退出标准

确保脱贫质量

“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明确规定贫困县、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程序和后续政策。指导各地制定脱贫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实施贫困县和贫困村有序退出。各省(区、市)签订年度减贫责任书,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县到村到户到人。对贫困退出开展考核评估检查,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质量。”

报告对规范贫困退出方面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及,一些地方在贫困退出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贫困退出上,有的地方‘三保障’未实现,就宣布脱贫。有的地方算账脱贫、突击脱贫,脱贫基础脆弱,存在返贫风险。”报告指出。

报告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严不实不精准问题,特别是要纠正形式主义问题,严防弄虚作假,不断提高贫困识别、帮扶、退出精准度。

精准扶贫显成效

年减贫超千万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脱贫攻坚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人心,四梁八柱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

2013年至2016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人,年均减少1391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至4.5%,年均下降1.4个百分点。与前几轮扶贫相比,不仅减贫规模加大,而且改变了以往新标准实施后减贫规模逐年大幅递减的趋势,每年减贫幅度都在1000万人以上。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将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刘永富说。

本报北京8月29日讯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