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中的老照片:东四人民市场(1962年)。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赵树强提供)
“回家·旧影”主题展日前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展出。展览分街坊往事、胡同古今、京城旧影与游园京梦4个板块。
展览陈设的匠心
“回家·旧影”别出心裁的展出形式,让参观者能全身心参与,这比直接看老照片更有意义。
现代化的城市景象充斥着我们的视野,然而隐藏在背后的古老城市韵味,往往不为人知。在“胡同古今”板块,照片分前后两层,前面是今景,拉开彩色的今景照片,后面露出黑白的老照片。
“参观者推开前景的新照片,看到具有时空跨越感的旧照,主动探索、发现城市变迁所掩盖的历史,这一过程比直接看照片更有意义。”策展人王虹光说。该板块展出了80多张朝阳门地区的城市旧影,这些照片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数十年的积累。
“京城旧影”板块借助传统民间艺术“拉洋片儿”,让观众通过“历史的窗口”,感受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伴着老北京吆喝声,透过朝阳门箭楼上的箭窗,参观者看到北京历史影像与图片的循环展示。箭楼作为京城旧景之一,具有朝阳门地区特色。
城市变迁的搜寻
“这个汽车样子,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我当年还坐过这个车。”一位两鬓微白的老人站在“胡同古今”展区前,饶有兴趣地推拉着照片说。
这位70余岁的参观者,名叫江耘,是个地道的北京人。她生于东城一个书香门第,家人与史家胡同的历史文化名人有交情。
江耘离开过北京一段时间,之后又回到故乡,惊奇地发现变化如此之大。“不要说别人,我现在在北京经常找不着地方。不是几十年前到现在的变化,甚至五六年、七八年,就很可能不认识了。”
“我是在报纸上看到这个展览的,我闲时就喜欢到处跑,关心这些北京城的变化。”因为家庭的文化熏陶和对城市变迁的感慨,江耘开始关心北京的古迹保留问题。退休之后,她四处搜寻北京城各种各样的老地方。她感慨道:“很多地方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但是在这里(本展)还能找到一点,我觉得很欣慰。”
穿越时空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