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高路
一名中国游客24日在泰国普吉岛旅游期间,企图从海边石头凿走“砗磲”(音chē qú),而被当地警方拘捕。在此之前,有中国游客在巴黎放无人机,也被警方拘留。
这位大哥是看上“砗磲”的价值了。“砗磲”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动物、有“贝王”的美誉,在西方与珍珠、珊瑚及琥珀并列为四大有机宝石,而在佛教中,与金、银、琉璃、玛瑙、珍珠、琥珀,并尊为“七宝”,有“佛教圣物”之称。
通常这类新闻,我们首先从旅游设施开始找原因,一些地方标识不清楚,管理措施不到位,确实会造成一定的误会,不能全怪游客素质差。可是事发的大拉差岛上,三个海湾均安插有中、英、泰三种语言的警示牌,上面明确标出了禁止踩踏珊瑚、禁止捕抓海洋生物、禁止将垃圾或废物投入大海等4项禁止行为。此外,警示牌上还标出了相关惩罚制度,表示如果游客违反以上事项,将面临罚款10万铢(约合人民币2万元),或监禁1年的惩罚。
这就比在巴黎放无人机更恶劣一点。巴黎不能飞无人机,对于这么细的一项法规,可能需要事先做点功课才能了解,可是立在泰国海边的这块警示牌醒目得很,并不存在标识不清的问题。哪怕你没有看到,不应该提高一下警惕?偌大的一个海湾,就你一个人在那里砸,不觉得奇怪吗,是你心太粗,还是法律意识太淡薄?既然认识“砗磲”,就该知道此物稀有,在世界范围内,这也是受严格保护的动物,捕捉违法,下手之前不该三思?除了贪婪以外,也不排除一些人是出于好奇做这样的事。可是这种有了兴趣就要付诸行动、不了解不打听的做法本身也说明,游客对当地的法律缺乏必要的尊重。一些人将国内养成的不好的习惯带到国外,一些人则干脆将有法不遵、法不责众的意识也带到了国外,这些毛病一旦遇到执法较严格,居民投诉渠道较丰富的国家,立刻显示出它的不适应来。
我们不应该将个别人的行为上升为一个群体的行为,也不赞同一些媒体动不动以“中国游客”的帽子来归纳这一类行为。但很显然,每一个个体的不文明行为都会为这个群体减分,每一个个体的不文明行为也是在破坏这一群体的整体形象。处罚得你个人负责,但是这口黑锅最终还是得大家帮你背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出门在外的人,以一个更高的高度来对待文明出行的问题。
其实做到文明出行并不难,走之前做点攻略,多了解一下当地的文化,不懂的多问,不确定的事少做,多观察多一点入乡随俗的意识,就能将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带来的不同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