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环绕中的肃州区金佛寺群众健身广场。酒泉日报记者陈思侠
酒泉日报记者 陈思侠
每年中秋时节,在国家4A级景区金塔县沙漠胡杨森林公园,满眼的金色闪耀着温暖迷人的光彩。熙熙攘攘的游客穿梭在胡杨林里,欢声笑语,悠然自得。
这个公园所处的位置,曾是当地最大的风沙口——紧邻巴丹吉林沙漠,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风沙危害极为严重。面对以白水泉、明沙窝、东沙窝、巴丹吉林沙漠前端为主的四大沙系的合围之势,历届金塔县委、县政府坚持推进绿色发展,成为酒泉市防沙治沙工作的一个缩影。
酒泉市年降水量平均不足100毫米,年均蒸发量3300毫米。区域北部被巴丹吉林、库木塔格两大沙漠包围,荒漠戈壁及沙化土地面积高达1.8亿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63%,农区边缘流动沙丘、活化沙地广泛分布。
多年来,酒泉市争取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公益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工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防沙治沙及沙产业开发建设项目,土地沙化扩展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要坚持项目工程建设与公民义务植树相结合的原则,在积极争取和组织实施绿化工程的同时,全面组织市、区两级部门及驻酒单位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要划清‘责任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把栽植质量关,加强后期管护抚育。同时,要科学评审论证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持之以恒地做好植树造林工作,持续不断地改善酒泉城乡生态环境。”酒泉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在调研全市植树造林工作时要求。
在重点风沙口治理上,酒泉市通过土地无偿划拨、延长使用年限、减免农业税特产税、免除水费、项目资金集中扶持等一系列防沙治沙政策,持续推进重点风沙口综合治理,许多昔日风沙肆虐的风口,如今呈现出勃勃生机。近5年来,全市营造防风治沙林14.7万亩,综合治理面积36万亩。
围绕“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目标,酒泉市依托地域和光热资源优势,把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国家治沙贴息、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发展以葡萄、枸杞为主的经济林基地80万亩,以甘草、锁阳为主的中药材基地15万亩,建成瓜菜产业基地60万亩,设施大棚20.14万亩,人工种草35万亩。充分利用丰富的风光热资源,在戈壁荒滩建成了915万千瓦的风电基地、165万千瓦的光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