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谢志娟
土地生万物,万物养万民。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定西市安定区是一个十年九旱、自然条件严酷的传统农业县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土地撂荒现象突出。
那么谁来种地?地怎么种?
办法总比困难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大户带动、千家万户联动的思路,安定区琢磨出一些做法,难题正在被解决。这些从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实践,也许不尽完美,但接地气合实际,并且与国家倡导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做法完全吻合。
模式一:企业加合作社
50岁的王立军家住安定区团结镇庙川村,一家四口人有30亩地,王立军是个勤快人,种洋芋种玉米,琢磨啥挣钱就种啥,可是一年忙到头还是没脱离贫困,紧巴巴的日子过了大半辈子。
王立军的生活在今年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流转了100多亩地用来种洋芋,接着又买了6台农机用于农业生产……种出来的洋芋怎么卖?王立军一点也不愁,“交给合作社,价钱比市场价还高。”王立军笑着指一旁的王永军说,“他是我老板。”
王永军是定西市鑫源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去年他本人在庙川村流转了1000亩地种洋芋,今年又带动大户种植2000亩、农户种植3000亩。
6000亩地为啥全要种洋芋?种出来卖给谁?王永军也不愁。“我们与蓝天集团有合作,丰产减产,都有最低保护价,会员还能多卖两分钱,心里有底呢。”
王永军所说的蓝天集团全称是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总是要挣钱,为啥蓝天集团敢替农民与合作社担风险?
胆量来自于底气,蓝天集团在马铃薯淀粉行业内产能做到西北第一、全国第二,产销两旺,只怕原材料会“断顿”。他们推动的蓝天模式是让农民变社员、社员变会员、会员变股东,从而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让会员与蓝天成为“同舟共济”的利益共同体。集团董事长李幸泽是位“80后”,人虽年轻,道理却想得很透彻,“我这辈子只打算干一件事,就是和洋芋打交道。那农民就是我的衣食父母,价格压低了,农民不种了,我们生产什么?他们有饭吃,我才有饭吃。”
从王立军到王永军再到蓝天,一个完整的链条就此形成。原本经不住市场风浪的农民搭上了企业的大船,王立军因此敢流转上百亩土地、敢花10万元买农机,“如果没信心,哪敢贷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