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商部门接到手机通信类消费投诉较多,纠纷主要集中在消费者被商家宣传迷惑误入消费陷阱,导致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在此,北京市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手机时要警惕陷阱,增强防范意识。
常见手机消费陷阱有:一是商家隐瞒合约机信息,消费者在交完手机款后,商家才告知消费者购买的是合约机,需要办理固定的套餐方能正常使用。二是诱导消费者购买杂牌手机,消费者在选择自己预想购买的手机后,商家往往会告知消费者该款手机具有何种缺点,进而诱导消费者购买杂牌手机。
消费者购买时应注意,要认准品牌,当前手机市场鱼龙混杂,不少杂牌手机模仿知名品牌手机设计,稍不留神,就容易掉进杂牌机、山寨机陷阱。选购时,要注意看清手机外观及商标标识,确保是自己选购的品牌。
同时,需要认准正品商店,选购手机时,尽量到品牌授权的专卖店、大型商场购买,或是售后服务平台完善的知名购物网站购买。对“微商”要持谨慎态度,若有网上购物需求,切忌贪图便宜轻信朋友圈上的销售信息,特别是对于以远低于市场价格销售的商品更应提高警惕。
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网店购买手机,都要取得正规票据,并注意票据上手机品牌、型号、价格等信息要与手机实物一致。
此外,目前网络金融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也五花八门,像“无抵押、无担保”“零首付、低利息”等条件非常诱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个人信贷方式提前消费购买手机。工商部门提醒市民在网上贷款购买手机时,要在自己可以承担的范围内贷款,贷款前要计算清楚网贷究竟得花多少钱。如果已经申请贷款,一定要按时还款,切忌同时在多家平台间互贷互还。还要注意,签署贷款协议时,要仔细阅读协议条款,尤其要注意协议中除利息以外的手续费、违约金、保险等费用,不要轻信商家宣传,误入高利贷陷阱。
消费者购买手机前如果存有疑问,可随时向工商部门求证咨询。如陷入购买陷阱,则应及时维权,注意保留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