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在8月25日的业绩发布会上提到,中信银行在年初时明确“控表”策略,一季度末,又调整为“缩表”策略。不仅是适应货币市场趋紧、监管政策趋严的“点”,也把握了自营存款增长难的“势”,避免了资产负债不协调增长带来的问题。
方合英表示,股份行在上半年普遍出现营收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净息差下降,以及市场化存款成本相对较高。
主动缩表 资产总额下降4.72%
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表示,年初时银行提出“降增速、提转速、调结构”,主动降低表内外资产增速,压缩同业资产,实现并表总资产的下降,风险资产规模增速得到适度控制。 从几项盈利指标来看,上半年ROE、ROA分别提升1.18个百分点、0.08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略降0.03个百分点。他认为,这表明资本消耗速度大幅收窄,资本效率得到改善。
年报数据显示,中信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5.80亿元,同比下降2.08%;其中实现非利息净收入270.86亿元,同比增长9.35%。
方合英解释,各家银行的经营在今年出现分划,大行相对来说经营稳定性较好,但是股份制银行普遍出现了营收下降的情况。原因首先是净息差下降,主要因素可能还是来自于上半年货币市场利益高企,货币市场利率中速抬升,对同业业务水平影响明显;以及用市场化存款来填补一般性存款,带来成本相对提高。
他表示,中信银行情况相对良好,同业业务占比不是非常高,但存贷利差下降,营改增因素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也是有的。而且中信银行的委外业务本来不高,占比不到1%,主要通过提高自主投资能力,同时适度选择一些基金公司或者私募包括公募的基金作为投资选择。
从业务结构来看,上半年中信银行的信贷资源继续向零售业务倾斜。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新增贷款2131.68亿元,其中个人贷款占比82.42%,个人贷款余额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6.63%。
对公信贷业务中,“大健康、大文化、大环保”,“高科技、高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和消费业”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三大、三高、三新”行业贷款保持增长,产能过剩行业信贷规模持续压缩,行业信贷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方合英表示,上半年贷款增长80%用在了个贷上面。不仅是因为消费升级对个贷需求比较大,也因为上半年个人贷款定价比上半年新发生的对公贷款定价高,有比较高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