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帆 孙丽云 王诺 报道
本报青岛8月23日讯 今天,回忆起楼山片区以前的景象,青岛市李沧区楼山街道翠河小区居民王美香唏嘘不已,“天儿经常灰蒙蒙的,头顶上像扣了一个盖子一样。”随着搬迁改造战役的打响,青钢等大企业搬迁,王美香和邻居们看到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
“从一家发展空间受限、装备技术逐渐落伍的老企业,变成新型智能钢厂、绿色钢厂,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我感到十分幸运。”在过去的短短五年时间里,朱华川亲眼见证了企业利用环保搬迁的契机实现转型升级,从“青钢”蝶变为“青岛特钢”的全过程。
今年33岁的朱华川,是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高线作业部二三高线生产作业区作业长。从2012年底青钢环保搬迁项目获国家批复,到现在企业从李沧区搬迁到董家口、新上项目全面投产,这其中的巨大变化,让朱华川感慨良多。
“2006年我刚进厂,当时我们一个班组12个人,一天下来产量最多1400吨。而今我们在新厂区,一个班组14个人,一天的产量可以达到2800吨。生产能力提升了近一倍。”身为生产作业区的作业长,对于企业搬迁后在装备、技术方面的变化,朱华川直言自己没有想到。
朱华川说,不仅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搬迁后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以线材为例,线材规格越小、口径越细,生产难度越大,在老厂,生产的线材,最小规格达到5.5毫米就到了极限,现在却能轻松实现5.0毫米线材的批量生产。而这一点,国内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做到。
“以前生产,主要靠手拉肩扛,钢水生产出来以后,需要工作人员在现场用长度仅为五六米的测温棒,靠近1700摄氏度左右的炉体测量钢水温度。”朱华川说,转型为现代化钢铁企业后,信息化、自动化成了最显著的特点:智能化生产、“一键式炼钢”,工人主要做一些辅助性的巡视、检查工作,大部分生产工作在控制室内完成,通过电子屏幕就能掌控钢材冶炼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