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焦守云(左一)与博山老百姓来到焦裕禄纪念馆,重温裕禄精神。
□ 本报记者 杨淑栋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苏 兵 刘 炜
8月16日,焦裕禄诞辰95周年纪念大会在焦裕禄故乡——淄博市博山区举行。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与家乡父老一起来到焦裕禄纪念馆,重温裕禄精神,缅怀这位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
新书出版 邮品发行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和博山焦裕禄纪念馆共同策划编撰的《焦裕禄的80则贴心话》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甄选了焦裕禄工作生活中的名言故事80则:“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虽然这些是50多年前的话,但焦裕禄的话和精神永远也不过时。”活动现场,人民日报出版社副社长赵军说。
当天下午,由中共博山区委、博山区人民政府、淄博市邮政分公司联合推出的《焦裕禄系列邮品珍藏册》同日发行,内含焦裕禄故居个性化邮票、纪念折、事迹护照、纪念馆连体明信片,一套四枚;还有焦裕禄纪念馆(故居)纪念戳两枚,用泡桐叶为戳身,焦裕禄肖像和故居、纪念馆为主图。其设计不仅彰显了焦裕禄“亲民、爱民”的精神品德,也展示了博山这块培育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榜样的热土。
这一系列纪念活动都是为了缅怀出身博山的优秀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
95年前,焦裕禄出生在博山区北崮山村。幼年家贫,抗战期间,颠沛流离,抗战胜利后返回博山,1946年在家乡入党,1962年出任兰考县委书记,率领兰考县人民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1964年5月14日,因病逝世,终年42岁,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焦裕禄在博山成长、生活、战斗,度过了人生的大半时光,故乡的文化传统和淳朴民风铸就了他的勤劳、正直和善良。正如其女儿焦守云所说:“父亲在博山出生,上学,入党,是家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父亲,为他成为一名党的优秀干部打下了一生的基础。”
传承是最好的缅怀
“博山是孝乡,焦裕禄是从博山走出去的人民的‘孝子’。他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博山也有责任把焦裕禄精神宣传好、发扬好。”博山区委书记刘忠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