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古称乌拉河。它从长白山天池一路逶迤跌宕着走来,绕过吉林市城区往北一拐,在这里轻轻地打了一个漩涡儿。乌拉街,这个拥有200多年国都的古镇,像一个女人伸出的肥美臂膀,和它轻轻地相拥相亲。
随着一行人去乌拉街采风,我们首先去凭吊乌拉部故城。这个挺立了400多年的乌拉古城,导游和我们介绍说,曾经有内、中、外三道古城墙,是乌拉部为了保护自己的故土,和努尔哈赤展开激烈战争的地方。而如今,所有的棱角早已被岁月的风雨消蚀殆尽,只剩下外墙的残垣断壁,以及四周围被当地人视为神树的老榆树,浸透着沧桑,书写者斑驳的岁月。这片曾经闪过刀光剑影的土地,如今种植了大片金黄色的野菊芋,在骄阳下灿然地开放着。在城墙的中间,垒起一个高高的土堆,这就是传说中的白花点将台。我们寻阶而上,站在这个高达6米,面积有800多平方米的圆形土台上,放眼望去,四野极为开阔,这真是一个阅兵点将的好地方。
登上这个点将台,我的兴趣马上被唤起来了!确切地说,我是被一个一身戎装的古代女将军所唤醒的!想想看,多威风啊,一个名叫白花、全身戎装拿着长矛或者大刀的女将,站在点将台上指挥着千军万马,那是何等的气魄和荣耀!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个游牧民族的女人,她们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为了生存,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她们的母性中,更带着野性和斗志!我不由地对这位叫白花的满族格格充满敬意。
接下来的采风团又鱼贯而行,去参观著名的乌拉三府,听导游讲解着乌拉的历史和文化,什么乌拉女真部、乌拉古国、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等等。对这些遥远的历史名词我已经不感兴趣了,我把自己的思维依然挂在这个白花点将台上了,虽然我的脚步还和同行的人相随,但是思绪已被这个叫白花的美丽的乌拉格格缠绕了。
关于这个白花点将台,坊间的说法,至少有三个版本。最远的说到殷商时期的一个为父报仇的白花公主。第二个版本说是金兀术的三妹妹白花公主筑城点将,操练军马,期待为国效力。离我们最近的传说是元代时期海都国白花公主留下的,并且还演绎出一段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同行的一个当地民俗老专家很肯定地告诉我,这个白花公主其实就是乌拉国最后一个国王布占泰的女儿白花公主。
乌拉国被努尔哈赤灭掉后,布占泰的女儿白花公主为了报国难家仇,暗地里招兵买马,修筑高台,在这里调兵遣将,指挥千军万马和努尔哈赤决一死战。我比较相信这种说法,有相对的合理性,花很大的人力、物力修筑一个高台,一定有它的战略意义。既然点将,一定要出兵指挥一场殊死战争。当时的乌拉部已经山河日下,部主布占泰兵败远遁,努尔哈赤的大军兵临城下,这位满族格格却身披战甲,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迎战。军旗猎猎,杀声阵阵。其实,结局早已定下了,白花公主和她最后坚守的这份土地一起殉情给一个兴盛的王朝,历史的悲风轻轻地在这片土地吹过。因其伤悲,更让我陷入对这位满族格格的深深同情和敬仰之中。面对强大的势力,明明知道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但是也要拼死一战,哪怕是以卵击石,也要留下一摊血迹涂抹这片神圣的土地,决绝中更显其悲壮和无畏。历史,战争,总需要以生命和流血的代价来证明什么,而那位美丽的乌拉格格,即便是以命相殒,也只不过在历史上草草地留下一点传说供人想象罢了。
倏忽间,多少事走远了。好在土台还在,那个叫白花的公主名字还在人们口中代代相传——
回来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依然闪烁着古城墙里那片耀眼的野菊芋花影。她们可以是白花,也可以是黄花、红花——每一朵都是那么亲切,那么令人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