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扶贫贷”助推产业扶贫新发展崔鹏摄
□南阳观察记者吴曼迪本报通讯员崔鹏
“加入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通过养殖分红,我一年就能分到3200元。”8月19日,内乡县赵店乡袁寨村贫困户李朝盈领到了今年养殖全覆盖第二季度分红的800元钱,他高兴地说,“年底就能脱贫摘帽了!”
李朝盈今年已经60岁,常年一个人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的慢性病导致他无法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于是,他利用到户增收资金加入“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从而获得产业分红和务工收益。
为何要建全省最大的合作社
“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恐怕是全省最大的合作社了。”来自省工商局工作人员一句看似玩笑的话却也道出了事实,“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由全县1.3万多户贫困户,共同组成。
按照扶贫政策,每个贫困户可以在银行申请扶贫贷款,用于脱贫产业的发展。然而由于贫困户多数没有固定产业,缺少劳动能力,没有固定资产抵押,靠个人很难顺利从银行享受到政策红利。
“金融资源如同水池库,没有管道无法开闸放水。要想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至贫困户,还需要政府为银行和贫困户牵线搭桥,提供平台。”内乡县县长杨曙光说,在政府主导下组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自愿签署协议,把到户增收项目资金作为股金,投入到合作社,由政府平台公司做增信,国家开发银行、农信联社等金融机构向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并委托合作社统一经营发展。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就是结合养殖龙头企业——牧原公司对标准化养猪设施的需求,将这些资金用于建设猪舍等养殖设施建设,然后租赁给牧原集团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以此为分红和付息来源。合作社将每年对入社贫困户提供不低于3200元的回报,提高其经济收入。贷款到期后,牧原公司负责收购猪舍,收购资金用于归还贷款本金。形成“合作社贷款建设—牧原公司租赁经营—贷款到期后牧原公司回购”的模式,依托牧原集团养殖龙头企业,实施养殖业对贫困户的覆盖,精准发力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不仅如此,在合作社所建的猪舍上,一块块光伏发电板更是连接着贫困户未来的生活希望。
光伏发电项目,同样得益于金融政策的支持。在国家鼓励实施光伏扶贫的政策下,内乡县创新“政府+公司+金融+贫困户”模式,由政府融资平台——控投公司筹集资金1亿元,争取国开行3.8亿元、农发行8000万元政策性贷款,破解了总投资额5.6亿元的项目资金难题;成立内乡县聚能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利用村级公共面积、机关单位屋顶、以牧原公司为主的企业厂房屋顶和荒山荒坡等安装光伏设施,按照每户对应5千瓦的建设标准,建设总装机容量为71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可确保约1.4多万户贫困户年稳定收益3000元,持续20年,惠及全县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