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位年纪轻轻的姑娘,先是肠子烂穿,接着腹部发生炎症,最后感染蔓延至血液得了败血症而不治身亡;还有一位小姑娘,并非为了减肥变美,却一辈子连饭都不能吃,只能靠喝肠内营养液过日子;这是一位27岁的小伙子,结肠长满了溃疡而被全部切除,余生只能靠腹部的造瘘排便……
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科的范一宏主任医师告诉钱江晚报记者,这一个个悲剧故事的主人公们都很年轻,都有一个共同点,一切都因他们所患的炎症性肠病。这是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爱找年轻人的麻烦。此病的发生多以最常见的腹痛、腹泻开始,往往是在感染性腹泻的刺激下,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的肠壁,以致肠道溃疡的发生。
据悉,该病在西方的患病率远高于我国,但我国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10年里增长了4倍左右。仅以范医生门诊为例,约有1/3是炎症性肠病患者,一年下来差不多要接诊2000人次。
由于疾病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且没有治愈方法,很多患者因为疾病迁延不愈,终生受扰,甚至致残、被夺去生命。
范医生为一位年仅27岁的患者感到惋惜。这位小伙3年前,就读大学本科,当时因腹痛、发烧、腹泻上医院就诊,最终不幸被确诊为炎症性肠病,而非普通的拉肚子。这几年来,他都一一遵照医生的嘱咐,在吃方面小心谨慎,同时按时上医院做检查。
直到了今年暑假前,他发现自己大便带血,便去医院复查。肠镜显示,他肠内的溃疡比之前变大变深了。范医生提醒他,可能疾病复发加重,必须马上住院升级治疗。然而,小伙考虑到接近期末,为了赶研究生论文,他想着熬过一段时间再治疗。
可没料到,仅仅过去半个月,他再上医院时,肠镜检查显示结肠已布满溃疡,属于重症结肠炎,最终不得不通过手术将结肠全部切除。小伙余生则得靠在腹部装一个造瘘来排便。
“此病就是这样来得让人猝不及防,所以我经常跟病人说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吃苦受罪的还是自己。”范医生说,她在2012年的时候,专门建立了一个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微信群,将那些病情较严重,并且比较听话的病人加进来,一来是方便患者有问题随时可以咨询,二来也可以方便自己做更多的患者教育,三来则是患者间的相互鼓励和帮助也意义重大。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炎症性肠病的信息,可于8月24日14时到浙江省中医院门诊8楼学术报告厅,届时范一宏、张璐医生将给大家奉上深入浅出的公益讲座,且现场还有省中消化内科的中西医专家开展义诊与咨询。
本报记者 何丽娜 本报通讯员 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