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龙
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战方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媒体注意到,此人曾在国家贫困县——卢氏县任职19年,其中当县长、县委书记长达9年。4年前,他曾因坚持在河南省“垫底”的土坯房中办公而成为新闻人物。当年接受央视 《面对面》节目专访时,王战方曾经侃侃而谈:“我舒服了老百姓舒服了吗?比起盖房子有更重要的事。”
王战方书记的倒下,有点让人意外。很多人还记得央视镜头里王战方简陋的办公室,一个蜗居在土坯房里办公的县委大员,的确曾给人留下“廉政”的印象。但说实话,当年看到那条片子,我就心存十二分疑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吗?他的勤政廉政,仅仅看他坐在土坯房办公就可以得出判断吗?基层百姓对他到底有什么真实评价?这些问题,媒体本是应该多问一句的,而监督部门更应当多加关注,在“光环”下作深度解剖、多元观察、延伸调查,这样或许能发现土坯房里真实的王战方,也或许还来得及挽救一个有好心却也有问题的王战方。
网络监督在这些年的反腐中屡有奇功,官员言行中某一处不当,或是穿戴上某一细节的出格,都容易成为网友们搜索、追踪、调查、曝光的切口,最终将公众的视线引向纵深,成为重要的线索。有些网民已经不自觉培养出一种“监督敏感”,而这恰是监管部门需要借鉴的——官员落马往往都有前兆,能不能在尽早的时候足够敏感、及时介入,考验着监管能力,也影响着官员是“小贪”还是“大贪”,是不是还能悬崖勒马、力挽狂澜。
对干部的监督,是一种保护。就像治病救人,主动、提前,才能用最低成本换来最好成效。真正高明的医生都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通过观察筛查排除,及时去除病灶,避免病发。这里不由想到扁鹊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扁鹊被奉为“神医”,尊为“医祖”。一次,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奇怪:“为什么你最出名?”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时至今日,我们还是只知道“扁鹊”,不知他的大哥和二哥;时至今日,整个社会对“治已病”已有充分关注,对“未病”“欲病”的治理管理却仍缺少足够的程序设计,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撑和力量安排。有人调侃说,那些锒铛入狱的官员,我是看着他一步一步走近监狱大门的。多少人“看着”?又有多少人“看到”?“看着”为什么不能“提醒到”?“看着”为什么不能“管控到”?事实上,近年来,网上对王战方的实名举报不断,直到现在才接受组织审查,可见干部监督存在着明显的空白地带。一些部门如果有足够的“监督敏感”,且能即时触发监督,至少可以促使一些官员及早悬崖勒马,甚至及时中止犯罪。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其实就是防微杜渐,就是事前、事中把控而不是事后补救。“未病”“欲病”的症状,如何研判?当一个人开始公开逢场作秀的时候,开始一本正经说一些很反常的大话空话的时候,开始对上点头哈腰、对下颐指气使的时候,开始台上一套、台下一套的时候,等等——当然更不用说是已经出现不合乎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生活纪律的“小问题”的时候,组织或机构就应该有人给他扯袖子、咬耳朵,应该提供机会让他红红脸、出出汗,至少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就像扁鹊大哥二哥的“治未病”“治欲病”。期待各级监督主体以此为题,研究规律,细化制度设计,想到最坏的可能,追求最好的效果,不让“小洞”演变为“大洞”,不让“未病”“欲病”恶化成“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