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21日电 北京西城区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志愿者招募活动日前正式启动。本届非遗传承人志愿者招募共有5个项目,包括口技、京都北韵禅乐、北京彩塑、彩砂工艺、曲园酒楼湘菜制作技艺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西城区作为北京建城肇始之地,今之首都功能核心区,历史底蕴深邃,文化积淀深厚,现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36项、北京市级非遗保护项目67项,西城区级非遗保护项目208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00余人,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生态环境不断变迁,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淡化出人们的生活,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偏大、个别项目传承人数量较少,成了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
针对这一现状,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西城区文化委员会指导下,于2014年启动“民间瑰宝·记忆西城”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志愿者招募活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传承志愿者,与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近距离体验、传习24课时,以期通过此举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一步完善传承人梯队建设工作,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与传承。
项目开展三年期间(2014-2016年),先后遴选出北京宫毯织造技艺、北京刻瓷、裕氏草编、彩塑京剧脸谱、戏曲盔头制作技艺、北京内画鼻烟壶、曹氏风筝、传统灯彩、护国寺清真小吃制作技艺(寒食十三绝)、天桥穆派戏法、北京鬃人、北京仿古瓷、曲艺(北京琴书、京韵大鼓)、蜡果制作技艺、烤肉季烤羊肉制作技艺和京胡制作技艺这16个非遗项目进行了公开招募,共计千余人报名,培养传承志愿者151人。
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裕氏草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裕光磊老师正式收张振辉、王秀军、翟炜、王婷、黄佳琦等五名传承志愿者为徒;“北京刻瓷”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永昌老师正式收周晓明为徒;“传统灯彩”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余光亮老师正式收边古超为徒;“天桥穆派戏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田学明老师正式收高玺洋为徒,“京胡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史优生老师正式收吴秀军、孙洪星为徒,“北京鬃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白大成老师收铁国越为徒。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优秀招募徒弟中,“北京刻瓷”学员周晓明,在此期间研发出了不掉色颜料,使刻瓷从一件只能观赏、高高在上的艺术品,成功转化为与生活息息相关、实用性更强的艺术生活品,让非遗真正的融入了生活。“彩塑京剧脸谱”学员李岩,报名后通过对传统非遗的深入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自家的糖画也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继前三届招募活动的成功举办并取得热烈社会反响后,西城区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志愿者招募再度起航,于8月18日正式启动。欢迎对口技、京都北韵禅乐、北京彩塑、彩砂工艺、曲园酒楼湘菜制作技艺等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兴趣的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踊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