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8日上午,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揭牌成立。当司法界正在为“线上法院”欢欣鼓舞时,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却不淡定了。
原来,杭州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www.netcourt.gov.cn)一上线就收录了1031条诉讼案件信息,其中超过七成的“被告席位”竟被阿里巴巴一家给包了。
以“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为关键词搜索,共检索出333条信息;以“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为关键词搜索,共检索出427条信息;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为关键词搜索,共检索出1条信息。据不完全统计,仅这3家就包揽了线上法院761个案件,纠纷类型几乎都为“产品责任纠纷”。
为什么消费者的矛头会如此大范围指向阿里?昨晚阿里巴巴发布的2018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或许能说明一二。
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本季度主营电商业务的利润率高达63%。对比阿里的小伙伴苏宁云商2017年第二季度0.02%的营业利润率,阿里简直太赚钱了。当然这并不是因为阿里做电商比苏宁高出多少段位,根源只是两家商业模式不同而已。
阿里赚钱靠的是卖流量。商家要想在阿里平台上得到好的曝光,就必须花费高额的“广告费”去购买好的展示位置。在巨头面前,小商家的话语权几乎不值一提,地位的悬殊让阿里轻松掌握流量定价权。随着广告费水涨船高,商家的利润被剥得所剩无几,曾有媒体报道称,淘宝平台上80%的商家处于亏本状态。
要想挣钱怎么办?不少商家开始铤而走险售卖假货。因为他们发现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挤出更多利润去购买流量。近日,徐州市警方就公布了一起淘宝平台特大制售假冒品牌化妆品的案件,受害者涉及全国23个省市,受害人次高达130万,涉案金额也高达2亿元。如此大范围的售假行为,根源就在于阿里的盘剥挤压了商家的正常利润空间,而阿里却可以轻松坐享63%的利润率。可以说,阿里的高利润正是假货生产的强大助推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肖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现在涉网案件数量越来越多,电商合同纠纷、网络侵权等线上案件数量增加很快;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副主任杨明进一步指出,在电子商务领域,合同纠纷尤其多,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每天的投诉量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互联网法院选择落户杭州,不排除跟阿里大幅包揽线上诉讼案件有关,毕竟同在一个地方,调查取证等操作都会更加便捷。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告天猫的人竟然比告淘宝的还多出28%!昨晚阿里财报显示天猫实物商品GMV同比增长49%,就在一个季度前,阿里公布2017财年整个大盘的GMV增长仅为22%,天猫实物商品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飞跃式增长,背后却背负着比淘宝更严峻的“产品纠纷”骂名,难道这就是阿里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