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言明 曹儒峰 通讯员 王 斌 徐文莉 报道
本报泰安讯 “鸭子不能养了,但鸭舍不用拆。鸭棚冲洗干净可以用来养殖蘑菇,村里会想方设法保证你的收入。”近日,泰安岱岳区祝阳镇二王安村党支部书记杨荣军的一席话让村里的养鸭户卢伟仁吃了颗定心丸。有了村干部的保证,卢伟仁利利索索清理干净了养鸭棚,开始转型种蘑菇。
今年60岁的卢伟仁已经养鸭6年,他建有两个分别占地约1亩的大棚,每年可以养3万只鸭子,年收入四万多元。然而,因为养鸭产生的污水和臭气,卢伟仁没少受邻居们的白眼。
但是,养鸭收入已经成为卢伟仁的主要收入来源,扔下不养,谈何容易?“我懂技术,有门路,养鸭子也有了感情,还能给孩子们减轻下负担。”卢伟仁说。
记者了解到,畜禽养殖污染一直是困扰祝阳镇二王安村的难题,村里有两户畜禽养殖场紧邻村庄,养殖排出的污水和臭气让村民不堪其扰,总是未进其村,先闻其臭,村委会也多次接到投诉。
今年5月底,泰安市派驻二王安村的第一书记张家振帮扶该村后,带领村里干部三番五次上门做养殖户的思想工作。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村里两位养殖户逐渐同意关停养鸭场,但是他们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养殖投了那么些钱,连棚带设备,再加上发酵床、发酵池等改造花的钱,停养后这块儿投资不白费了?”
可不可以引导群众利用现有养殖棚改造转产种植蘑菇,实现“停养不减收”呢?结合此次环保整治,在区里大力支持下,张家振和杨荣军一致认为该方法可行。
“邻村有很多村民养殖蘑菇,干净卫生,一年的收入比养鸭子还多五六千元。”张家振通过向养殖户介绍身边鲜活的案例,启发树立了养鸭户转产转业谋发展的信心。8月12日,卢伟仁赶在环保整治前将今年养的第三批合同鸭清栏。“通过到蘑菇大棚实地学习,了解了种植技术。镇上有食用菌产业园,销售不成问题。最重要的是鸭棚又有了新的用处,收入还会增加。”
像二王安村这样在禁养区的养殖户,祝阳镇共有84户,分散在25个村,目前已全部关停。祝阳镇副镇长宁桂香告诉记者,结合当地食用菌产业园特色农业,镇政府积极引导老百姓利用大棚进行由养殖变种植的产业转型。转产后,镇政府会进行牵线搭桥,邀请专家技术指导,搞好一系列配套服务,从而解决老百姓后顾之忧,确保禁养区畜禽养殖拆除关闭工作取得实效。